美文网首页
一晃近三十年,助动车的故事三四

一晃近三十年,助动车的故事三四

作者: 夏雨上海 | 来源:发表于2019-05-16 21:24 被阅读0次

 

三 燃气助动车

大约十几年吧,燃油助动车终于走到了他的尽头。

上海的助动车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说有近百万辆。这样多的助动车终于引起了上面的关注。

几十万辆助动车等于几十万个流动的烟囱,跑到那里,污染到那里。特别是在等绿灯时,那污染的空气确实有些难以接受。还有的就是噪声,有些助动车主为了跑得快,故意让排气管和缸体有些间隙,这车没了消声,哦哟哟,一路过去,像是枪战片,噼噼叭叭,一路威风过去,噪音确实也是个问题。

据说有两种意见,一是取缔这助动车,一是改用燃气,也就是每辆助动车上都装一个液化气瓶。

这还了得啊,这液化气瓶万一爆炸呢?几十万辆车呢,只要有一辆爆炸就不得了,但取缔仿佛也不行,十来年了,百姓已经接受这助动车了,你哪能说取缔就取缔啊,取缔后,公车哪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呢?

仿佛犹豫了好几年,政府最后终于推出了燃气助动车,就是这液化气钢瓶,厚的要命,保险的要命。

燃气的车早就有了,一些出租车上就装有液化气,油气可以换着使用,但那些差头司机好像不看好这燃气,说总感觉没有燃油的爽,虽然价钱便宜些,但便宜下来的钱比不上燃油的爽。也有燃气的助动车,也许是因为对于气的误解,燃气助动车并不被普遍接受。但政府推出燃气助动车,你不接受还得接受,除非你不开助动车。

一时间,上海的永久发财了,因为只有永久有燃气助动车,后来有出来了一个叫呈捷的吧,也是燃气的,两家瓜分上海的助动车市场。

咱一向是良民,用时髦话来说是奴性十足,政府不让开燃油的,咱就不开,政府让换燃气的,咱就换燃气的。因为这钢瓶大,这燃气助动车的体积也大,而且车子也重。我换了一辆永久的,这呈捷啥的我太陌生。

到底是正规厂的,质量好一些,基本不用啥修理,就是冬天有时启动困难。特别是电发动坏了,只能脚发动的话。

说起这脚发动,也是有技巧的,你猛一踩,很可能发动不了,你的力很可能浪费在传递的路上,根本达不到启动的要求,而且也容易踩坏这联合器。你必须将踩杆先行挪到位,合上了联合器,这样你脚踩的力量才能全部传递到联合器上的轴上,才能保证这转速达到发动的要求。冬天,停了一晚的车子,可能发动不起来,你得将风门关闭,再脚发动,一般来说应该没有啥问题得。如果你踩了好多次,那车还是没启动,那这里有些部件得参数必定是有问题了,如果你这车的部件精确配合,脚发动也应该没问题的。

我那辆燃气助动车的型号叫小帅哥,应该是比较贵的那种,还配了碟锁,链条锁,环形锁。加一次气,大约可以跑一百公里。

大约五六年之后吧,政府说这燃气助动车的钢瓶得换,那就换,咱还是老老实实的去换。当然得付钱,新的钢瓶新的管子,成套换。

本来燃油的到处都可以加油,但燃气的就有些难了,不是每个加油站都有加气的。有时车气快没了,周围只有加油的没加气的,那个心里急啊。记得有一次在田林路,车没气了,我只得推着车去加气站,这两三站路上我勿要太幸福哦,到现在回想起来,我也蛮佩服自己当年的耐心和精力的。不过这情况也就出现过一次,一般我总是会留有余量,绝对不冒险,看看苗头不对,赶紧去加气。

因为这车有着路码表,车的速度和行驶里程啥都有显示,虽然咱已经知天命,但有时总想试试到底能跑多快,享受一下速度带来的快感。不过一般的地方都不能试,人多,马路窄,只有在柳州路到桂林路这一段宜山路上我才敢开快,当时那边的地铁站刚修好,马路很宽很宽,人也少。一过柳州路我就开始加速,三十,加速三十八,再加速四十,再加速,四十二,再再加速,四十二点三,再再再加速,这气门把手已经旋到底,这车速还是四十二,仿佛还掉了一些。哎,不是我不努力,实在因为这车就是这卖相啊。每逢这时,我总会无比同情地想到了西楚霸王项羽的非战之罪,天亡我也这话。

不过,我再也不骑着这车去浦东去嘉定了,因为毕竟有了地铁。有一次不知为啥,竟然聊发少年狂了,骑车上班。

哦哟哟,从我家到我单位,差不多要斜穿上海市区,单程二十多公里,我竟然开了一个多小时,而且吃力得一塌糊涂。二三十个红绿灯,再加上乱穿马路的行人,要快也快不起来,回来的时候耗时更多。也就这一回,以后再也没有开这样长时间的,一般单程都在十公里之内的,我才开开。

摩托车本来就是肉包铁,那助动车更是这样了。小时候,我参加过少先队,说要当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所以我一般都很遵守交通规则的,不敢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生怕当不上接班人。

有一天我去上班,天上正下着雨,马路上湿漉漉的,我从零陵路向东开,在枫林路口我发现对过车道有辆美女开着一辆助动车像是要南拐,于是带了带刹车,让了让,不料这一让我跌到在地,车压在我左脚的踝上,一时间竟爬不起来。原来马路上标志线,多少年来重复涂刷,那白漆已经是厚厚的一层,我车的龙头正好与线平行小小的外力,这车就倒了。

我倒在地上,发现那美女只是朝我望了望,不动声色地继续向西,并没南拐。哦哟哟,这记胸闷,咱绝对是自做多情哇,这大雨天上演一出英雄让道记。

好不容易起身,好不容易骑上车,好不容易开到单位。这脚踝处已经肿的像个山东大馒头,不过我自己感觉应该没有骨折,于是也没上医院去看。从此,我看到马路上的标志线,总会避开,咱惹不起,只能躲。

交通队的人估计对这标准线漆的厚度是不在意的,我发现不少道路上的标志线的漆层都很厚,有的至少5毫米,猜想因这5毫米而倒车的也不会是我一个。不知国家有没有相关的标准,每次重刷标志线的时候,为啥不将这漆层铲平呢?

四 电瓶车

说来话短,实际时长,这燃气助动车开发开发开了几年之后又被禁了,说几日几日起禁止上路,哪怎么办呢?简单,要不你买电动车,要不你不骑助动车。

电动车清洁能源,没污染,可是又得花钱了。可你又犟不过国家的,人家汽车过几年都要报废,何况你这燃气助动车呢。

虽然就我而言,这助动车大都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东西了,买了酱油去个地铁站,偶然去趟植物园啥的,用的时候不多,但一旦没了这车倒有些不习惯。就说乘地铁吧,我家到地铁站就要走一公里光景的路。

幸亏,家里有一辆小型的电瓶车,那是太座买的,当年她上班的地方就在漕河泾,离家不远,虽然只有地铁一站地,但两头要走,乘地铁显然不如电瓶车来的便捷。

也不知为啥,市面上大多数电瓶车都硬要做成摩托车式样的,四周还有保险杠,电池都是酸碱的,死沉死沉的。太座早已经过了要做女汉子的年龄,走了几家,最后挑选了一辆不起眼自行车式的电瓶车。锂电池36伏,充满电最多跑三十公里,时速也小于二十。看中它,主要式看中它的小巧,看中它的电池以及整体感。要啥速度高呢?要啥续航久呢,无非是代步,不用它来赶时间跑长途,也不用它来带客送快递,对吧。价格大一些就大一些吧,锂电池嘛,总要贵一些。

因为燃气助动车被禁,这辆电瓶车堕落成为我去菜场的专车了。排骨蹄胖五花肉,河蚌蛤蜊章鱼足,鳜鱼鲈鱼白水鱼,青菜萝卜香椿头,反正啥都往车上装,然后笃悠悠地向家里开。

开发开发居然也有八九年了,这车。也坏过,啥刹车啊,灯啊,但这个电机和电池却始终没问题,包括控制线路和电池,真叫气人。想换辆车总得有些理由吧,单是卖相难看这条是说服不了要当共产主义接班人的。

好嘞,本来总以为这辆车可以用段时间,但上个月发现这车有点毛病了,不加电门,这车还会向前运动——霍尔元件有点不正常了。看了看资料,感觉好像还容易维修,于是买了一个电把手,但买回来一看,和我那车不配,我那辆车很小众很有个性,淘宝上买的都是通用货。

算了吧,有新标准的车了,咱就换一辆吧,看了看兜里还有一点钱后,我果断地想。

本想买一辆小小的,电池也隐蔽的,但怎么也找不到。都是三大五粗充满着阳刚之气的车,其架势比宝马奔驰还有气场。期间也发现过小的,但这小却不是小家碧玉的小,而是小得有些啰嗦,小得有些闹,或者是小得太年轻。

看了好久,只看到一个叫小牛的电瓶车好像还入眼,主要是简约,而且看的出做工比较精致,不过价钱不便宜。一般的都是两千多一点,这小牛起板就要四千多,而且没还价的,配置越高价钱越贵。

等到老国标电瓶车下市,等到新国标电瓶车上市,终于等到五月十日以后。看过新大洲,看过永久凤凰,看过捷安特,看过爱玛,看来看去还是感觉这牛入眼,那就牛吧,我都啥年纪了,此时不牛啥辰光牛呢?

买了一辆新国标的牛,时速小于25,重量小于50,外面看不见电池,没有一圈保险杠,没有后备箱,没有前挂蓝,黑白相间,还有脚蹬。

开了一圈,感觉某些自动汽车的功能简化后用在了这车上,啥定位,啥巡航(自动开,你只要掌握方向就成),还有速度挡,更好玩的是它有电机锁,只要你按下锁住键,那车子的后轮随你怎么推都不会动,而且唧唧唧唧的报警。还可以躺在床上看手机牛APP,车最终的位置,行驶的日子,电量的多少,充电时间等一目了然。

入手的第二天,我就去上牌照。一路上笃悠悠慢吞吞地向前。前面的红灯将亮,虽然只有几公尺路程,但它依然巍然不动,淡定的得一塌糊涂。

骑着这牛,我想起了老子骑牛出函谷。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道这名翻译成上海话该怎么说呢?助动车从燃油到燃气再到用电,这难道不是道可道,非常道吗?

一晃,竟然快三十年。

燃气助动车,永久的。

电瓶车,式样差不多。

相关文章

  • 一晃近三十年,助动车的故事三四

    三 燃气助动车 大约十几年吧,燃油助动车终于走到了他的尽头。 上海的助动车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说有近百万...

  • 一晃近三十年,助动车的故事

    一晃近三十年,助动车的故事 2019-05-16 10:15 一 车屁股也冒烟了 大约是九一九二年吧,当时我好像在...

  • 一晃近三十年,助动车的故事二

    二 火鸟 也没几年,济南轻骑,重庆嘉陵,广州本田专业户终于困醒了,急忙也来分蛋糕。 几乎全是踏板式的,几乎都是轻摩...

  • 助动车

    助动车 我 看到过 一些 建筑工地的 工棚 在夜色里 很安静 并排躺着 酣然入梦的 工人 像工棚外头 铁皮...

  • 开车,还是助动车?

    在上下班开车还是骑助力车的问题上纠结了好久。在汽油能源已经成为世界性能源短缺危机的今天,我没能解决这问题略尽绵薄之...

  • 一晃已近立夏

    大雨连下了两天,从前几日开空调的31度,到今天气温骤降到最低16度,这无常的天气哟,像极了前一秒还在哈哈大笑后一秒...

  • 车祸

    正常行走在路上,一辆助动车擦身而过,自己却瞬间扑街,几米开外的助动车拐了一个弧度侧滑出去,就这样,一场车祸发生了。...

  • 你家乡的端午节怎么过呢

    一晃,从08年上大学后,近十多年没有家乡过端午节了。家乡的端午人们习惯早起,三四点钟,男女老少陆陆续续从家里...

  • 有谁共鸣

    一晃毕业三四年,想想最初,相信最后不会成为当初讨厌的人。

  • 一晃三四年,匆匆又夏天

    下午两三点钟时昏暗的房间,除了风扇在吱吱作响,便在无其他不和谐的杂音,太适合睡一个慵懒的午觉了。 前两天过生日,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晃近三十年,助动车的故事三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iw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