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化觉醒专栏社会热点国学与传统文化
从中西文化对比中发现未来-2017文化觉醒元年20

从中西文化对比中发现未来-2017文化觉醒元年20

作者: 信义书斋 | 来源:发表于2017-09-29 12:16 被阅读33次

引导语:

中西文化源远流长,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独立创造过属于自身的辉煌,而到了近代尤其是21世纪,随着交通工具、通信技术等的发展,两大文化间迎来了激烈的大碰撞,想要预见两种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碰撞后的结果以至提前从中得到启示,就需要从了解他们的历史、现状以及对比中开始。


一、西方价值观多元 中国相对单一

西方人价值观多元,个人不管选择从政、从商、还是当演员、医生、律师、工人、农民等,只要是实实在在的劳动者都能得到尊重,没有人会觉得企业家、议员、教授就比工人、农民甚至乞丐高一等;相对来说,中国人的价值观则单一得多,许多人把钱看成是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追求,认为钱约等于一个人的能力和价值,甚至用金钱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觉得当官的做老板的就是比工人农民高一等,瞧不起基层劳动者,总总这些导致中国人的集体焦虑,拜金和功利主义盛行。

二、西方讲民主平等自由 中国讲等级秩序和纲常伦理

受文艺复兴影响深远的西方国家民主自由之风盛行,相继走上了民主的道路,而受儒家文化影响至深的中国则非常讲究等级秩序和纲常伦理,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却缺少民主自由平等之风。

三、西方重集团生活 中国重家族家庭生活

相对中国,西方国家更像国家,公民参政议政,关心、参与国家以及社会公共事务的热情比中国人高得多;古代中国实行自治的乡镇被管理得紧紧有条,而城市却问题频出,根源在于实行乡镇自治内的乡镇百姓受宗族礼法和伦理所制比没有受这些约束的城市平民“规矩”得多,可见中国人是缺乏集团生活乃至缺乏大团体大国家意识的。

四、西方人重逻辑和思辨 中国人重感觉和经验

西方人重逻辑思辨和理性分析,所以近代科学由西方诞生,而中国人重感觉和经验,凡事不求精确明白,只求心领神会,凡事不问对错,只求和谐中庸;凡事不爱实地考究和创新突破,而习惯依经验和祖制行事,以不变应万变,这也是为何古代中国人文之风昌盛而科技技术相对落后以及变法常以失败告终的根源。

五、西方自由主义盛行 中国集体主义重于个人主义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西方的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已臻完善并日渐暴露其诸如民粹泛滥、效率低下等弊端,现在有一部分西方国家已经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譬如天人合一、中庸和谐、天下大同等思想中的大智慧,所以近年来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目的在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汉语必将越来越流行于世,甚至很可能成为继英语后的国际第二通用语言。西方发达国家将开始重视并借鉴中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模式,试行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的民主集中制,以提升国家行事效率,遏制民粹泛滥,而中国将会有计划分步骤参考西方的民主政体,逐步过渡到更高层次的民主阶段,在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让普通老百姓尽可能多的享受到民主自由和社会发展的红利,更多地参与到国家重大事务中来,政府将逐步从管理者转变成服务者,老百姓的心声将越来越得到重视,社会不公平不公正现象将越来越少,潜规则将难行其道,未来个人的能力将直接决定其社会地位,中国将成为一个越来越公平公正的国家,大量人才将会回流,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未来中国政府将进一步放开对文化舆论层面的管控,政治犯将越来越少,中国大陆很可能会步中国台湾之路,走上民选道路,政治体制的变革将带来民智的开化,核心素养教育的普及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将彻底改变中国人只懂死记硬背却乏有创新力的囧境,中国将迎来新一轮的覆盖面更广影响更深远的创新创业浪潮,一大波突破性的技术和创新型的公司将接踵而至,中国人将会拿下越来越多的诺贝尔奖金。

而有着几千年光辉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受到空前重视并被挖掘,我们将在影视综艺、文化演艺、餐饮、服饰、中医药、文创产业等众多领域融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内涵,并在吸收西方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创新表现形式,而这种创新必将成为个人和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甚至毫不夸张地说,未来将会是懂文化者得天下。

就个体而言,我们一定要尽快掌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创新型现代文化,做一个既深谙现代思维、熟练运用现代技术工具同时又兼具人文素养的人,这样才有可能在极速变革的未来不被淘汰乃至争得一席之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中西文化对比中发现未来-2017文化觉醒元年2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lki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