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第一战,各大卫视跨年演唱会打响,《延禧》假唱、杨颖跑调、朴树忘词、李荣浩笑场、何炅救场等均成为一时话题热点,吃瓜群众的瓜多到吃不完。但更让人奇怪的是,第二天,江苏卫视、湖南卫视双双公布自己是跨年演唱会收视率冠军,也是引起了舆论一片哗然。
而随后#江苏卫视强制跳台#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成为当天话题热度的导火索,偷收视率、收视率造假、分段收视等猜测引发网友热议纷纷。
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被指“强制跳台”
眼看着自家爱豆的精彩节目,突然电视屏幕正中出现了一块背景是张杰、薛之谦等四位明星,并标注“江苏卫视2019跨年演唱会”等字样, 图片下方还有一个椭圆形蓝色按钮,上面写着“点击OK键去观看”……
这样离奇的一幕发生在2019年12月31日晚9点左右,各大卫视都在力拼“跨年演唱会”收视率,江苏卫视抢占收视率开挂了?一时之间,#江苏卫视强制跳台#一跃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
大量网友认为,收看哪个台是自己的权利,电台凭什么不经过用户同意直接跳转?这样的行径不仅不光彩,更侵犯个人权益。更让人生疑的是,当晚收视率的数据。
在知名电视博主@卫视小露电提供的CSM52城数据显示,江苏卫视以1.75收视率,市场份额7.24%排名第一,湖南卫视则以1.499的收视率排第二。可在其他平台上的数据公布来看,湖南卫视各个数据均领先其他卫视。
“江苏卫通过跳转的方式视偷了收视率?”网友质疑道。
对此,独家网络视频版权方酷喵影视和内容制作方江苏卫视分别做出回应。
酷喵表示是为了引导智能电视用户通过CIBN酷喵影视客户端收看江苏卫视2019跨年演唱会,提升该独家内容的网络播放量,进行了一次插屏广告的推广,让用户误以为产生了跳端行为。
江苏卫视针对网上的言论发表声明称,优酷是本届江苏卫视跨年的独家网络视频版权方,CIBN酷喵影视客户端引导智能电视用户通过其平台观看的插屏广告推广行为,是为了提高其独家网络内容的播放量,酷喵影视已就此给相关用户带来的困扰致歉。声明中未谈及网友怀疑其偷收视的问题。
对于收视方面的影响,微博博主“舞美师”表示“这个应该是互联网电视盒子为了利益强推的,跟江苏没关系,也不能影响城网收视。”简而言之,酷喵平台的播放量属于网播范畴,在收视率统计维度并不存在交叉或冲突。故而,江苏卫视在跳台这一层面不存在收视造假方面的操作。
关于此事的后续进展,一时之间成为“罗生门”,网友观点各异,也有人认为是湖南卫视买水军抹黑江苏卫视。有这种观点流出,侧面也说明,今年的湖南卫视即便胜出,也未做到一家独大,其邀请的明星规模相比往年而言,堪称“保守”。
各大卫视排兵布局引爆收视热潮
湖南卫视今年的主题依然是“快乐中国”,这也算是湖南卫视的一个标志了。这次邀请的嘉宾涵盖了今年很火的选秀偶像火箭少女101,以及青春偶像TFBOYS,人气很高的朱一龙,今年和赵丽颖扯证了的冯绍峰……总体来说湖南卫视今年的阵容以青春偶像为主,歌手和演员比例持平,带自家旗下的艺人比较多。有针对性地主打“青春、活力”,邀请众多流量显然为了年轻群体。
江苏卫视的主题为“用奋斗点亮幸福2019跨年演唱会”。嘉宾以歌手为主,几乎没有流量明星,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演唱会了,当然这也符合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一向的风格。摩登兄弟、李宇春、林俊杰、张杰、毛不易、汪苏泷、刘维、李宗盛、朴树、潘玮柏、周笔畅、张靓颖、周华健、李荣浩、蔡依林等让这场“演唱会”看起来毫不枯燥。
东方卫视的主题为“爱你19拥抱未来”,也是在12月31日晚19点30分直播。今年刚刚结婚的唐嫣,罗晋,因《延禧攻略》大火的聂远,吴谨言,佘诗曼都在名单中,当红流量黄子韬,吴亦凡,蔡徐坤也在其中,这是都是当下的话题人物,网友调侃道,东方卫视的“求生欲”都溢出屏幕了。事实也正如预料的那样,不管是唐嫣“撒糖”,还是吴谨言“假唱”,均成为一时话题。
浙江卫视。“领跑2019爱你依旧浙江卫视演唱会”,从标题也能看出,浙江卫视还是把自己的王牌节目《奔跑吧,兄弟》放在首要位置,跑男的成员如今个个都是网民的聚焦点,这样安排也是情理之中。今年成龙大哥也加盟了浙江卫视,这又是一张王牌,除了这些还有一众新生代偶像,阵容也是很强大了。有话题,有流量,以跑男带动舞台符合“领跑”主题。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北京卫视邀请艺人人数最多,不光聚集了张惠妹、韩磊、周笔畅等歌手,郑钧,黑豹乐队,崔健,动力火车等一众久未露面的实力唱将也将会参加演出。除此之外也邀请了非常多的青年演员以及老戏骨,比如潘粤明,周冬雨,关晓彤等,甚至还有日本歌手花泽香菜,奥运冠军韩天宇等。邀请的嘉宾可以说是覆盖广泛,也满足了各个年龄层的爱好。
分段收视背后是广告之争
当然,各大卫视舍得“下血本”,自然是为了有个好的收视率,这对于广告招商而言,有着不言而喻的好处。但是,如今的收视率排名也是五花八门,“分段收视”大行其道,令网友直呼“看不懂”。“本来收视率不应该是一个数据吗?为什么要把一场跨年晚会分为多段?”
传媒君分析认为,通过分段之后,各大卫视似乎可以玩起“田忌赛马”的游戏,通过将主力阵容放在某一个时段,从而避开与其他卫视的硬碰硬,在这个时段区间,就有望获得一个较高的收视率,从而排名前列。但是这样的排名,确实无法对卫视有着综合性的考量,既不合理,也不公平。分段收视只是各大卫视争抢排名的利器,是赢得金主的手段之一。但这样“聪明”的玩法,不过是比“收视率造假”多了一重合法、合理的外衣而已,其本质仍是投机取巧。
同样,为了广告,收视率造假也不再是一件稀奇事。去年郭靖宇导演主动曝光收视率造假后,引发行业震动。广电总局介入调查。近日,广电发声,宣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基本建成并开通试运行,强调严禁收视数据围观交易和违规使用,坚决打击收视数据造假。这个系统到底能否起到裁判员的作用,还有待观察,但毫无疑问的是,收视率造假对行业的损害已然众所周知。
崔永元在《实话实说》中担任主持时,曾说:“收视率是万恶之源”。收视注水已然成为电视产业中不断恶性循环的毒瘤:广告商要电视台保障收视,电视台要制作方想办法提高收视,制作方因此成本增加抬高节目单价,电视台顺势抬高广告报价,同时竞品节目收视增高,广告商再次要求提高收视。
最终,收视数据失去应有价值,被潜规则渗透的电视产业链中无人幸免,劣币驱逐良币,真诚制作团队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行业陷入危机。
收视去水分方能“数据服务内容”
收视率能否去除?这个答案在当下仍是否定的,毕竟收视率是当前公众认可的可参考指数之一,如果换了其他的方式,难道就不存在造假了吗?收视率的存在,是让人看到哪些作品更受欢迎,在数据层面上推进作品精益求精。
但这一切都基于收视率数据科学、真实的前提下,一旦发生造假行为,“数据服务内容”就成了空谈。
所以当务之急,就是给收视率去水分,让市场回归理性。如何根绝这一现象?
首先,从政策层面上,国家应当立法,通过第三方监督机制严格管控收视率造假问题。
其次,收视率造假的目的是为了广告,当下视频网络平台发展迅速,一旦内容付费时代全面开启,作品由观众“打赏”“众筹”,那制片方就不需要广告商的大力资助了,从而取得创作话语权,作品将走向精品化。这一点,在国外已然发展成熟。
最后,收视率的统计不应该由一家公司来处理,以防“灯下黑”的出现,让更多方参与进来,透明整个流程,将“收视率”公开化。
“如果收视率能造假,一部烂片动辄几亿的收视率,通过广告赚得盆满钵满,自然没有谁会去用心打磨了。收视率不该沦为某些人手上索要‘保护费’的依据,否则,行业内容将趋于恶性循环。”传媒君认为,收视率造假应当断绝,收视率分段也应该有所收敛。同样过度依靠金主“投资”,这样产生的数据缺乏公平,自然无法服务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