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有经历过,才能拥有真实有效的人生;即使是犯了很多错误,走了很多弯路。
因为我们无论是得到的理论知识、信息,还是幻想中的一切美好,都只是空中楼阁、不切实际罢了。
现实中大部分有效信息,都是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的。例如金融领域中交易数据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为市场它虽有内在规律,但也可以瞬息万变攻守易势;身在其中就得不断地试验再检验,寻求微小的突破点,先做好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固定模式,再看能不能总结出更优良的实战经验。
回想在上学期间,学生们做实验或者手术的时候,问老师你怎么做到的,老师回答:凭感觉。当时觉得是老师在忽悠,后来才知道,无论你说什么,怎么教;最终还是需要他自己做过,没有手术经验,不下场历炼,懂再多也没用,有感觉,才能独立。
知行只有实践才能合一,这个切身体会过,无论是职业运动员,还是我们业余选手,抑或是舞者、画家等等;基本功讲的再扎实,再易懂,身体不跟着练习都是白搭,身体千锤百炼,才会有好作品、好成绩出来。
要求随随便便的成功,确实有,只不过是在梦里;梦外的成功当然也是有的,那就是你下的功夫在梦外。
学到了知识,搜集到了信息,听到了道理,都觉得自己懂了;但是一旦去做具体的事情,发现麻爪了,再找方向,再做下去,慢慢才有点感悟。再调整,再尝试,再做,就是思考自己的路该怎么走了。
看文+做事感受真的不一样。好像小时候就无意识的在知行合一,怎么越长大反而越看不清了?
好了,该婴儿上场了,几千年逃不过一部《道德经》,哪有好坏?没有好坏。
宇宙的诞生有什么好坏?本来什么都没有,有怎么来的?生于无,无怎么来的?无从道中来。
混沌生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很多时候,明知道事实摆在面前,哪怕事后一看胜率至少六十以上,很多人都没办法把自己当成机器一样去严格执行;因为没有那么高的确定性,就意味着在不确定的时候要承受着反复的自我怀疑,很多时候时间都花在心理建设上了……
所以,知行合一有多难,哪怕偶尔做到过,但也不是次次如此,坚持下去的意志和决心是很重要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迈出的第一步,就是走向一切遥不可及大事的突破口。
因为害怕失败,所以拒绝一切开始。很多人因为怕犯错、怕出错出丑,追求完美主义,保留完美形象;如果一个人可以做到一切,那么就不需要与外界产生交集与互动,更不需要能量的交换。
但是,孤胆英雄恰恰做不到,这个社会需要人际交往,需要分工协作,更需要每个人都去经历。
很多人总会陷入以为自己懂了的困局里,其实经历、验证才是检查自己是否掌握知识的关键。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人生是需要经历的,无论是犯错还是不完美,都是真实的,实践过后才有厚重、才能沉淀,才好回忆,才是人生......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