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超懒,写篇简书的计划被提上日程好多次,但都无疾而终。值得记录的时刻还是很多:三月底实习结束,四月眼睛动了小手术,五月带团。做学生最幸福的就是,不必被一件事捆绑,每个月都可以不一样。
(一)
五月七号到十九号,带11个美国学生在上海、杭州、北京,吃喝玩乐加公司拜访。每一天都很累,早上六点起床,闹钟响了就能一下子坐起来,完全不含糊;晚上六七点回到宾馆,瘫在床上,鞋子都没力气脱(捂脸)。每一天都很充实,早上出门,活力四射→按照计划正常进行,开心不已→遇到意料之外的事儿,手忙脚乱→事情好不容易解决,嫌弃自己为何没想到更好的方法→状况百出的一天结束,噢耶,我最棒!哈哈,每一天的心情都像坐过山车,没时间开心太久,也没时间嫌弃自己太久,迅速进行自我修复是我学到的第一课。
在上海,我们参观了上海自贸区。当大巴车行驶在32.5公里长的东海大桥上,两旁是大规模的海上风电厂,我告诉他们这是”亚洲之最“时,一瞬间心生感动,强烈的祖国自豪感油然而生,为祖国在短短几十年内取得的巨大成就而骄傲,也为自己在此时此刻能为祖国文化传播做出小小的贡献而骄傲。
在杭州,因为堵车,比预计时间晚到了两个小时,下午行程很可能无法正常进行。为了省时间,我在车上订好餐厅,点好菜,约好上菜时间。下午到宾馆check-in完毕,就带他们去餐厅吃饭,然而,因为地点太近,百度地图数据解析失败,第一次来杭州的我也摸不着路,其实真的很愧疚……感恩餐厅老板人好,答应来接我们,差点泪奔。没错,有失落,也有惊喜;常常怀疑人生,又常常被温暖。
在北京,遇到了超好的司机师傅,对路况非常熟悉,甚至附近哪里有大巴停车场他都了如指掌。和杭州那位一问三不知总是让我导航总是碎碎念没完的司机师傅形成鲜明对比。对本职工作认真负责的人总是令人敬佩,说出“我不知道,不关我的事”太简单,一句“我想想办法”好难啊。所以带团过程中我也在练习一个新本领,不管有些事多想辩驳,都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发泄情绪不是目的,抱怨也不是手段,解决问题才是根本。
十九号,把他们送到机场,拥抱道别,几个女孩子眼眶红了,我极力忍住不哭……"Tomorrow, we won't meet in the lobby. But I'm sure we will see each other somewhere someday in the future!"
如果说2013年去美国,是以我的视角看待中美文化差异;那么这次我作为主人,有幸看到了老外眼中的中国。最后一天,我问他们回国后会怎样和朋友讲述这段经历?他们说,This experience surpassed my expectations. Anna did a good job. I love China! 哈哈,容我窃喜。You also made this May extraordinary!
带团结束,英语学习继续。于我,英语不再是背不完的单词和做不完的阅读理解,它是顺畅交流和深入讨论的前提,除了语言,还应更多地去了解历史、经贸、文学等等。
(二)
这两天上海已经30多度了,夏天到了。优秀的学长学姐答辩结束要离校了,时间过得真快啊。最近道别的话说得有点多,但还是要祝你们毕业快乐,有机会还要一起坐着马扎、喝啤酒、嚼花生、闲扯淡啊!
(三)
放在最后说的一般最重要,嗯,我不能再懒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了去北京吃“姥姥家的春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