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读唐诗:解老杜《蜀相》

我读唐诗:解老杜《蜀相》

作者: 雁渡寒潭_一片冰心 | 来源:发表于2017-10-19 11:51 被阅读0次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老杜心中,对诸葛武侯的景仰之情一直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正所谓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老杜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武侯所处的时代具有相似性,都是家国社稷处于“危急存亡之秋”,而武侯的心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正是老杜的心志,所以老杜才会对武侯念念不忘,对武侯的经历也是感同身受。故老杜见武侯祠,犹如见己心。

然武侯出师未捷,病逝五丈原,一生之志未能如愿。我想老杜每念及此,再联想到自己的经历,恐怕也会悲叹自身之遭遇,或许也落得个和武侯相同吧。

写怀念蜀相,却从武侯祠下笔,以问句开始,告知武侯祠位于锦官城外(今成都锦里之处)。据传,武侯祠所在之处,有诸葛孔明亲手植栽的柏树,此事真假与否,无可考据。草呈春色,鸟空好音,想来不觉凄楚,可想而知祠堂内外,满目荒芜之景象。虽是春日,却心同悲秋。此句也含有老杜的悲戚之心,想老杜一人凭吊武侯祠堂,见凄凉至此,岂不让人感觉悲哉,痛哉!黄鹂空作好音,这鸟儿的啼声闻听起来岂不是更添一份伤悲。

悲悯至此,更想念起武侯心志,一生为汉室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老臣之心,岂不是代表了怀抱黎民苍生,岂不是为了华夏一统?怎奈出师未捷,长使我等胸怀江山社稷、天下苍生之英雄泪洒衣襟!

老杜一直怀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所以对武侯一直是高山仰止。这首诗写的庄重、悲痛,也包含了对武侯的赞叹。他所怀者大,所感者深。以是之故,天下后世之人,凡读此诗者,无不动容。后人评此诗“统体浑成”,又赞曰“牢状雄劲,为七律正宗。”

老杜有数首怀念武侯之诗作,其中有一首云“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柏树参天长。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也是好诗,想武侯之神,而干戈之愁可破,乘松柏之荫,而云日之炎可凉。

两诗皆写到柏树,想必老杜也认为松柏可长青,可作为武侯之“神”万古流芳之象征。

古往今来,咏诸葛武侯之诗作林立,而唯以老杜《蜀相》为尊,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成为千古传诵之句。无不感慨!

相关文章

  • 我读唐诗:解老杜《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

  • 我读唐诗:解老杜《绝句(其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其三)》 这首诗是一首小诗,然而...

  • 《蒙曼品最美唐诗》读后感 | 读书札记7

    读罢《蒙曼品最美唐诗》一书,细细想来,感慨万千。 书里有拨动我心弦的唐诗剖析,比如《江南逢李龟年》《泊秦淮》《蜀相...

  • 唐诗之《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仙。 出师未捷...

  • “翻译-提炼”:唐诗教学的一种路径

    作者:程涵悦 以《送杜少府之蜀州》为例,尝试了“翻译-提炼”这种唐诗教学的程序 我留的预习作业: 《送杜少府之任蜀...

  • 我读唐诗:解老杜《房兵曹胡马》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杜甫《...

  • 花间词派~韦庄

    韦庄,字端己。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

  • 书写最美古诗词(5)

    谈及唐诗,都绕不开两个人,那就是诗圣杜甫、诗仙李白。 今日,有幸书写了两位伟大诗人的作品,与君共读。 《蜀相》,众...

  • 小楷杜工部诗(蜀相)

  • 属相

    题记: 己亥春,别蓉城,赴金城。途中忆老杜《蜀相》,忽发灵感,得《属相》一首。愿属相为羊、牛、蛇、马、猪的同道笑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读唐诗:解老杜《蜀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du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