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阿树写的第218篇。
今年,阿树58岁的爸爸又踏上了他的创业之路。
爸爸向我们宣称,这是他的「二次创业」,我印象中是不止。
我调侃爸爸,雷军说:“失败了就当没干过!”
原来,您也是这样。
在我看来,这更像是老爸的「二次生命重启」,他那旺盛的生命力,深深地感染着作为儿女的我们。
在阿树看来,爸爸跟周围很多同龄人都是背道而驰的。
年轻气盛的时候,很多人都在努力打拼事业,哪里机会多,就往哪里冲。
所以,在我们小时候,很多人的爸爸都外出赚钱,妈妈则留在老家照顾孩子,做一些阵线活等补贴家用。
以前,我也觉得应该是这样的,年轻人就该以事业为重。
可是,那个时候的爸爸却选择从一线城市,回到了潮汕老家。
爸爸曾经说过一句话,原话是怎么说的,我不太记得了,但意思是这样的:“钱以后还可以再赚,但是孩子的成长错过了,是无法重来的!”
(阿树爸爸)
他担心妈妈独自拉扯我们5个小孩太辛苦,也害怕他和妈妈因忙于工作而疏忽了我们的成长,担心我们在外界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影响,从而走上歧途。
养儿方知父母恩,等自己有了小孩以后,阿树便深深体会到了爸爸的一片良苦用心。那时的他,所言甚是!
可是,在那个年代里,盛年男子在家陪娃,难免会被贴上“无能”的标签。
就连爸爸自己也会偶尔感慨:都怪爸爸没有能力,给不了你们更好的生活,给不了你们更好的教育。
但是,在阿树心目中,从来不认为爸爸是一个无能的人,相反我认为爸爸是一个很与时俱进的人。
在15年前,很多人都觉得要靠勤劳致富的时候,爸爸在家陪伴我们成长的同时,开始学习投资理财,用钱生钱。
所以,那些年爸爸即使在家,其实也赚到了一些小钱。
也因此,爸爸很早就在我的心中埋下一颗种子:不要只着眼于眼前的利益,而要用投资的眼光去审视未来。
这两年,随着大家健康意识的提升,药食同源市场逐渐兴起,就有朋友夸阿树有远见,在7年前就涉足食养膏领域,率先进入了药食同源市场。
这一切要感谢我爸,他在潜移默化中教会我要用投资的眼光,去选择创业方向。
也有朋友好奇:这世界上那么多发展前景不错的行业,为什么偏偏是健康行业?
因为,阿树是一个很传统的人,我的价值观深受家人的影响。
从奶奶那里我知道了「家和万事兴」,从妈妈那里懂得了「健康是高于一切的存在」,从爸爸那里学会了「要用投资的眼光看问题」。
那时候的阿树就在想:我何不顺势而为,用投资的眼光,围绕着提升「家庭健康」这件事去选择创业方向呢?
在潮汕,有一句俗语叫“平安当发财”。
是指一个人如果身体健康,家里的人都平安,那么就等于他得到了最好的本钱,没有受伤,不用去看病,就相当于赚大钱。
可见「家庭健康」,是我们这些寻常百姓家最为朴素的追求!
过去这七年多,随着我对这份家庭健康事业的深入,阿树意识到除了注重身体健康,更要关注心理层面的健康。
于是,阿树今年再次向前一步,注册了自己的品牌——「树见」,并定义为「家庭身心健康」品牌。
即便在创办「树见」的当下,光是寻找可靠放心的产品源头、商标注册、设计产品包装……就已经遇到了诸多挑战,我仍坚定地投入其中。
这一次,阿树同样会用投资的心态来经营我的品牌,甚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注重长远发展,投入更多。
我想用好的产品,能营造出「家庭身心健康」的产品去替我发声。
阿树发愿让每一个邂逅「树见」的朋友,除了有健康的身体,更有强大的精神内核。
我深知,品牌的创立不仅仅是商业上的布局,更是一份社会责任与担当。
阿树希望通过「树见」这个品牌,将「家庭身心健康」的理念传递给更多人,让每一个有缘结缘的家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平衡之道。
爸爸让我学会了用投资的眼光看事情,也让我见证了不管是个人也好,品牌也好,都有属于自己的时区。
爸爸可以58岁重新启航,我可以32岁出发,「树见」可以从零出发。
每个人、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独特的节奏和步伐,只要方向正确,步履不停,总能抵达心中的理想之地。
作者简介:阿树,食养人,生活方式创业者。从日常最质朴的一果一蔬开始,借助优质食材的力量、食养的智慧,引领步入一个正向循环的日常食养轨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