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为今用】《又是书香时》(书之语)

【古为今用】《又是书香时》(书之语)

作者: 墨舞文韵 | 来源:发表于2023-10-21 15:43 被阅读0次

诗文作者名称/(竞芳)

鹏城金秋,天朗气清,又是书香时。在这一年最惬意的季节里,一年一度的读书月拉开了优雅的帷幕。满城书香,不由令人联想书与书香之古今渊源。

书是人类认识的载体,有知识的人把所见所闻或所思所想记录下来,成为书,有价值的书是智慧的结晶。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表现于这个民族人民精神生活中,也储存于这个民族长期流传的典籍书册中。

古代的书,最初是人工写的,3500多年前的商朝都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尽管那时还不能算是书。随后写书材料不断变化,到了春秋至两汉期间,多用简、帛写书。刻写在竹片上,再贯穿成册的称简策,写在丝织品上,可用轴卷的称帛书,所以古代称书为一册书或一卷书。

西汉时发明了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至此,写书的材料渐由纸张代替。到了隋唐出现了雕版印刷,由于印刷术的兴起,书才逐渐由竹刻手抄改为刻板印刷,并由卷轴变为册叶形式。当时人们将文字刻在一块木板上,经过雕板程序印刷。咸通九年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第一部标年板印品,图像已十分精细,至中晚唐刻印佛经、通历、医经,韵书均已屡见不鲜。随着,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

宋辽金元,官司私并行,经史子集医算诸者,均采用梨枣刻板的雕板印刷。亦出现了李十娘、谢氏、徐氏等一批良工,此期的版本,成为后世的文化珍品。

于明清两代,南北二京成了雕版印刷。明之南藏、北藏、道藏以及龙藏清之武英殿本,均出自两京。此期,同时出现了朱墨套印术,分色分版的彩色套印法,版有多至几十块,各色深浅浓淡可分。到清顺治元年,又兼用拱花凸印、无色凸印。至此,中国的印刷术已臻高峰。各种版本雕版印行的书,是古代藏书人最看重的版本。

藏书人购得心爱之书,总习惯捧于手中,摩挲观赏一番,细把名家批校,孤本秘籍,毛抄黄跋。无论明刊精本,还是黑口古装,又或者万历竹纸,传世绝罕,一一当作珍品收藏。藏书人见之心暖,读之色舞,视如珍宝,爱不释手。兴悦之余,一方篆印,持重盖上,便是某氏藏书。

古代的书,纸墨古雅纯良,纸是澄心堂纸,墨是松烟制墨,纸如白玉,墨如凝脂。加之为防止蠹虫咬食书籍,书中常夹有清香之气的芸香草。于是,书斋又有了“芸窗”、“芸署”、“芸省”等蕴含书香气息的雅号。书人推门入室,清气袭人,桂馥兰香,沁人心脾,固然曰为名符其实的书香。

沧桑逝水,风习递嬗。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时代跨入21世纪的今天,书的演变,不仅仅现代人早已不太容易见到芸草,书的印刷技术更是超越。什么电脑照排,滚筒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平版印刷、丝网印刷等等五花八门。书印出后,藏书者除了名家也多为放些樟脑之类的防虫。

再随着科技和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书又有了电子版本,读者可作便捷之选网络阅读,或坐在办公桌上用电脑浏览,又或走在路上打开手机拾贝,正可谓随心所欲。于是,充满现代科技元素的书与传统意义的书香似乎更是遥遥无缘了 。

古人读书,在一些人是息影卸政之余事,在一些人则是培养去俗之雅事。另一些人却是求金玉之缘,再又一些人则是寻古对话之乐趣,无不有转圜的余地以及读书的环境。

明朝士大夫许自昌《卧云稿》所钤藏书印,若“万山楼”、“竹隐”、“结缘”、“美人兮天一方”、“吟诗一夜东方白”、“半亩梅花”等等,无不透露其嗜书之皆趣和生活之余裕,甚至可闻其口角留香,余味犹存的神情。所以,往往古人读书相当一部分是艺事的、浪漫的、诗意的,由意象而造,真幻相间。

今人读书,环境物欲横流,充满竞争浮躁。想要寄情山水,必做到与世无争,关起门来莳花种竹,才能静读。细赏《十竹斋笺谱》,默念“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爱书者缥缃万卷,嗅嗅墨香而沉醉。

真正爱书者,更是命数先验的宿命。不是么?为了生计奔波劳碌一天,晚上了在繁华城市某一角,坐下来颇有聚散无常,浮生一梦之感。入夜一灯青莹,埋头苦读,心生境界。往往想拥有些书,还得省吃俭用。

如今,全民读书月,为普通爱书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条件。读书月有403项活动正在举办,其中重点主题活动就有42项。不仅开展个性阅读,还开展有声阅读,艺术阅读和高端阅读等等各种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阅读,让爱书者对书香有了更高雅而广泛的体味。此外,全市范围还有“图书漂流”,传递文明,传递和谐,可谓书香流溢满城馨。

一个现代人,应以坐集中外千古之智为幸事,以阅读为荣。手捧书卷,沐浴心灵,使自己更加优雅,智慧和机敏。为自己和这座城市蓄积力量,让这座城市处处彰显文明风采,也让自己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现代书香是一种精神情怀。虽然没有古人那种幽韵,却可造就今人的典雅。当读书时,静心去品,诚心痴爱。书香,就会无声无息地,悠悠然地飘进心田,浸入思想,浸润心灵。那古雅清淳之气,散淡飘逸之风,会让你洗净尘嚣,驱散烦恼,身心获得愉悦。所以,书香情怀更多的是缥缃书卷里所蕴藏、积淀的一种不尽的历史记忆与个人向往。当我们氤氲陶醉在心灵书香之中时,深深感谢书中天地,延伸了生命的意义。

作者简介:笔名,文与时光同墨,性别:女,自由职业者,当代青年文学爱好者,喜欢看阅读、写文码字,坚持品读学习,认真进行文学创作。面对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心中充满激情,拿起笔抒发对祖国的热爱,歌颂美好的生活;热爱诗歌、酷爱文艺、喜爱钻研文学和诗词、历史、国学、新传统文化等,依心写作,用情发声,喜欢用淡淡的唯美文字,书写心中的万丈柔情和一米阳光,不为所求,只想把创作当成奋斗的目标,喜欢在文字中寻找乐趣,用笔传播善良,用情感感悟故事。用一颗赤诚的心感知人间的真爱,用浪漫的情怀品味多彩的人生,用灼热的观点启迪思想,用温暖的文字抚慰心灵,用指尖的舞蹈记载生命中的喜怒哀乐,喜欢用心感受生命、用灵魂说话,让空间传递那份真情与牵念,寻觅、发现并传播生命中的阳光,在文字里修行,将内心的风景化作成一座文字花园,用笔墨点缀生活,抒写心声,传递正能量,描绘心中各种世界!让笔墨渲染出一种独特的馨香。喜欢随性记录,用文字温心、用最好的文字,留存最美的时光。偶有散文、诗歌发表。崇尚原创文字,以温润之姿抵达读者的内心,一起铭记这世间的感动与美好。我创作的方式:查字典,用自己心中所感悟的,所想象的创造出很多属于自己的文字作品。
我的品性:内心纯净美好、心中有爱、温婉善良、修心养性、陶治情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正义阳光、保持热爱、努力上进、满怀善意、爱憎分明、明辨是非、自信、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热情,勤奋。为人处事的方式是以用心对待感情,因为内心是生命中最美的模样。向光而行,向善而生、向美而歌、向暖而拥!

相关文章

  • 书香韵

    (注:打卡第401天) --燕子语呢喃 目光流转指尖书, 书香之韵绕梁尘。 唯愿日夜伴书侧, 醒当神来梦作枕。 ​​​

  • 上海书展开幕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又是书展开幕日 正是寻觅书香时 骄阳似火何足惧 来者全都是书痴

  • 古为今用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每次上课都是一次再教育,子昂老师的道德经讲解,让我不...

  • 古为今用

    1、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述而》 孔子是活泼的人,通六艺。喜爱音律,总能发现好听的音乐,曾闻《韶》乐,...

  • 古为今用

    经常听别人讲,读书就是与作者的交流,之前不太明白说的是什么意思。一般意义上的交流泛指面对面的交流,那么通过文章和书...

  • 古为今用

    1.如果这件事你必须完成,那么开开心心、有始有终也是做,牢骚满腹、愁容不展也是做,为什么不选择前者呢?至少在这个过...

  • 古为今用

    古为今用 历史不可能太通俗,人们所看的历史剧,都是为了迎合现在的观众口味而编写的现代化古装剧。真正的历史又太枯燥,...

  • 20180206周二

    《庄子·轮扁斫轮》原文与翻译 【原文】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

  • 忙碌踏实一身轻

    一 窗纱透阳光,露重天诈晴,又是闲时茶伴侣。清茶遇书香,默契不相疑,茶也醉人书更醉心!清静时竟晴空天,眉展处。 想...

  • 《优势成长》16之古为今用

    今天给大家介绍进行升级思维,降维打击的第一个方法:古为今用。 看的书越多,走的路越远,接触的人事物越广,我们就发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为今用】《又是书香时》(书之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il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