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遐想
文/一笑东方
与别人不同,别人总喜欢远方的风景,而我喜欢身边的风景。
临平山下春日的傍晚是温暖的,东风吹面不寒,鸟语自在啼唱,校园里上晚课的灯光煞是温馨,梅花的幽香隐隐袭来,我坐在灯光充足的屋子里看书,安静而祥和的夜慢慢开始了,临平山上路灯次第亮了起来,车辆不急不缓地从山下驶过。临平是一个安静的小城,一道临平山分山南山北。
不仅傍晚,有时候骑行在穿山隧道的时候,都有一种幸福感,我喜欢这种亲近山林的感觉,尽管这座山不是甚高,景不是甚好,然而这样一座安静的山静卧在城市中央,会让一座城市增色不少。一座城市如果没有一座山作为屏障,作为背景,那么这座城市是不美的,这是我对城市的偏执看法。山不一定要高,只要上有绿植草木即可,山道可以曲折,也可以笔直,只要可以登高临远即可。因为在燥热的夏日,有一片山林可以给你一丝清凉。在寒冷的冬日,有一座山给你抵御严寒。山,是人心灵的一处依靠。
也许这是我生活在平原的人弥补的一种心灵的缺失吧,但是我想我的祖祖辈辈都是生活在平原的人,他们心灵的依靠就是大地,那宽广无垠的大平原,养育我们,承载我们的悲欢,悦纳我们的一切。我为什么那么爱着山呢,难道因为我从未真正将自己融入那片大平原,还是一直不食人间烟火?而且那片土地的美好,是我离开那片土地才真正感受到的,正如沈从文笔下的湘西那么纯净,那么美好,虽然在那片土地和其他的土地一样,有过血泪,也有过兵匪之战,但是在沈先生笔下一切美好的如一篇童话世界一般。但是他的人物都如《边城》里的主人公翠翠一样,“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看,山林对人的心灵眼眸有如此改造之功。
当然,有时候在与临平山隔着几条街的时候,也能望见它,那也是一种安心的感觉。或者从杭州坐地铁过来,穿越长长的黑暗,走出地铁口,眼前晃然一亮,临平山悠然映入眼帘,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惠能弟子青原行思禅师曾说,修行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原来看山也是修行,原来我一直在修行,不是在我真正亲近佛学的时候。佛陀成道之时说,一切有情之物,皆有佛性,而修行只是一种回归自性而已,可是回归绝非易事,皆为逆境前行。记得在修心笔记中我这样写:把每一段路都当成修行的路来走,把每一个人都当成生命中的贵人来看待,把一件事都当成善事来做,把每一行字都当成经文来念诵……如果要加一条,那就是把每一座山都当灵鹫山仰望。
此刻,我正走在临平山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