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让改变真正发生
战国策11-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战国策11-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作者: Globalwise | 来源:发表于2019-04-23 23:26 被阅读1次

司马错,秦之良臣能臣也。

张仪以兵论天下,力主攻韩,取周,得威名之势,妄使诸侯臣服。

其论为: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此为激进冒进之法。

错驳之,以“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为其论点。

错力主取蜀,得地,得民,富国,养兵。且无害于诸侯,不显山不露水。

秦王从之。


系统观之:

目标:王天下。

要素:秦。诸侯。周。

周者,是时亦为天下之宗室,其名尚存。

诸侯,各怀其心。视秦为西陲暴民之国。

秦,有天下之心,无必胜之力。

张仪以连横取势,苏秦以合纵抗之。

司马错,知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国力为本。

故强国是根本,不树敌,谋发展之外部环境。是为经济为本之略。

仪谋外部之境,错营国内发展。内外兼顾,上策也。

夫蜀,西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以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战国策11-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si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