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佛、儒、道专题儒释道传统文化国学与传统文化
《大学》是谁写的?应如何读《大学》?

《大学》是谁写的?应如何读《大学》?

作者: 社望 | 来源:发表于2019-02-11 23:43 被阅读27次
笔者推荐《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6年4月的版本。书影如图所示

我们现在随便翻开一版《四书集注》或者《四书五经》,开头看到的第一篇往往就是《大学》。它出现的次序,尤在《论语》及《孟子》之前,朱熹还称赞它为“初学入德之门”,并建议在读儒家的其他书目之前,应攻读该书。那么,《大学》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应知道的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大学》,跟有些朝代所看到的《大学》并不一样。这种不一样倒不是说有些字词存在争议,而是内容上的增添。

《大学》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前面我们所非常熟悉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一段,传为儒家弟子所直接记载的孔子的言论。而从后面的“《康浩》曰”开始,则是孔子的弟子为解释孔子这番言论而写下的增补。

第一段为总论,被后世称为经,而后面分段解释的内容,则被称为“传”(zhuàn)。所以,大学一共一经,十传。这是我们在读《大学》之前所应该弄懂的东西,否则读朱熹他老人家注解的《四书集注》时,会被什么“右传”、“右经”搞糊涂。

从全篇来看,《大学》是部体系严谨的著作。这种体系严谨,体现在后面十传的内容,全部围绕着一经所展开。不仅如此,《大学》全篇逻辑自洽,并且善用比喻,有点古文基本功的的人读起来都不会觉得枯燥。

读《大学》的方法,个人建议还是按照朱子的每日攻读法。毕竟,《大学》全文一共也就2000多字,熟读能背之后,每天在心里仔细过一遍,也就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可能不少朋友对儒家的学说存疑。的确,如果用于治国,儒家学说在新时代确实很乏力,再加上一些儒家的黑粉对儒家妖魔化、所谓的“国学大师”乱讲国学,儒学在当今很不讨好。但是用于个人的修养的话,我觉得儒学带给我们国人的力量,是要超过很多舶来品和时新品的。所以,如果是作为对于自己修养的要求,大可以放心地读论语。

我可以试着带大家跳出宋明理学对儒学的桎梏,还原一下原汁原味的儒学。春秋战国时的儒学,比之后两千年死气沉沉的儒学要有趣、有用地多。

废话不多说,现在来细细讲下如何读《大学》。

首先,是对经的重点学习。

经的部分很短,无生僻字,长短相适,而且全文有个巨长的“排比句”,因此读起来朗朗上口。更重要的是,这部分入了我们高中语文的选修教材,因此很多人都读过。就算没读过,也常常能听到。比如什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等等。将这些本来就熟悉的东西再重新组织、联系在一起,学习起来并不困难。

其次,则是对十传的分别学习了。十传的内容,就是解释经中的“三纲领”、“八条目”,因此,只要对经的内容熟悉了,再去学习传中的内容,就比较容易了。当然了,传中有较多的生僻字,也有一些对于现代人而言比较陌生的典故及比喻,所以,这就造成了现代人学习《大学》兴趣的匮乏。但这些都不是事儿。在之后的更新中,我会把每个可能造成大家学习困难的字词、典故都讲清楚。

在《大学》的学习上还会被一个纸老虎所吓倒。那就是我们在学《大学》的时候,很多人会把《论语》等书中的内容搬过来讲。我个人认为这样不妥。这样看似显得讲者很有知识水平,但是对于听者而言,又造成了新的困惑。所以,我们这里讲《大学》,还是就《大学》这一书上讲,不跳到其他书中去。

当然了,我既然准备把《四书》都讲一遍,各位看官就不必担心在讲后面的内容时我不提前面的。比如当孔子说“匡人其如予何”时,我会提醒你注意,孔子在前面的《述而第七》中还说过“桓魋其如余何”这样的话。所以,我开头的时候暂且舍弃讲后面的内容,并不会造成知识的断裂。因为后面该联系的时候我会联系的。

最后,则是将《大学》全文背诵了。在我背《大学》的时候,同宿舍其他专业的朋友就嘲笑我,说,我们都已经研究生了,还背什么书?这种学习方法已经不适用研究生学习了!其实,我们采用什么学习方法,并不是按照我们学历高低来看的,而应该根据所学的东西的性质来看。

我们如果学理科性质的东西,那么除了少量的公式要背以外,其他的更多是灵活地运用。这种灵活运用,在你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是这样,初一的时候是这样,大学也是这样。而人文科学的内容,该用背的方法的时候,你小学如此,大学也如此,哪怕读了博士,也是如此。毕竟文学博士没能熟稔几首诗歌的话,人民群众也是不会为他的学位买账的。

儒家的经典,几千年下来,我们中国人都是在摇头晃脑地背诵。现代人虽然不需要歪着脑袋背了,但是“背”还是要背的。只有背了,才能在需要的时候想起。常常背了,就算不需要的时候,外界稍微有刺激,我们也能想起。经常想起,才能融入到我们的血脉之中,成为我们的人格特质,成为我们精神面貌的组成部分。这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缘故。你看一个气质上佳的人,ta肚子里没有装着几本书,不会背一些诗词文章,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大学》要能全文背诵。如果你选的是朱熹注解的《大学》,最好把朱熹的一些引导语也背了。当然了,朱熹对于字词的解释、对于每句话的详细解释,就不必背了。一般在书本上,朱熹的引导语用的字体是和《大学》原文一样的。有些字体不一样的,那也会跟朱熹的注解部分区分开来。看官们如果有不太能区分的,可以私信我,我可以详细教你。这一步的辨别,也是很关键的。

还是那句话,多读,多背,对本文没有熟悉到一定的程度,少去看别人的二次见解。然而在读和背之前,一些基本的知识还是需要了解的。笔者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引导着你走进这本书。至于你读完背完之后,一些感悟上的东西,就最好别再允许别人来绑架你了。

如上,就是笔者在开始集讲《大学》之前所讲的话。从下一篇开始,笔者将详细讲每一句话,力求通俗地讲,并联系实际说一说。本文的最后,再介绍一下笔者,笔者是帝都某985在读硕士,社会学专业,颇为好古,有一定的古文功底。读《四书》也读了好几年了,有一定的见解,可以跟大家分享我读的心得体会了。当然了,我最主要还是作为学习者的态度,来写下这个集讲的。

【目录请戳】《大学》集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学》是谁写的?应如何读《大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vc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