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
感受到双职工家庭艰难的一刻
上周二的晚上6点,正在办公室和同事讨论欧洲站账号的事情,突然收到邻居微信,说我家娃下校车后和她一起回小区的,到我家楼下分别,过了一个小时,娃又去敲她家门,让我和爸爸说一声别去接娃了。
周二是娃足球校队训练的日子,我通常去办公室办公,娃爸下班去接他,父子俩自己解决晚饭。
结果娃那天流鼻血比较多,自己决定不参加训练,放学后坐校车回来了。上楼后发现家里没人,门口放着我周五要赶早做的100个蛋挞材料的快递箱,他就趴在泡沫箱上把作业写完了,然后去邻居家,让邻居和我说,叫爸爸别去学校接他。
从5点放学到6点多邻居发信息,已经一个小时了,他在楼道里微弱的灯光下,趴在箱子上写了一个小时的作业,那一刻,突然就有想哭的冲动。
其实我们的情况算好的,虽然没有老人帮忙,但是我除了出差,基本一周四天在家办公,娃爸爸除了周中两天有固定会议和资料要协作会加班,其它时间休假也比较自由,假期又多,基本上能覆盖娃的接送和照顾。吃饭也不挑,加班就外卖。听到邻居说她很乖,在她家安静看书,一刹那,还是矫情地想哭,多么好的孩子啊,爱都来不及。
4/20~
周四晚上只睡了5个小时,烤了105个蛋挞,搞到凌晨1点,周五早上6点起来复热蛋挞,又上了一个半小时班后,着急忙慌去杭州,一路上打了几十个呵欠,晚上回来地铁上,上下眼皮打架,眼泪不停流。
周五晚上睡了8个小时,周六早上醒来,第一个感觉,我终于活过来了~~~
这段时间,我们给自己加压,一手抓美国站的销量,一手积极准备欧洲站。欧洲站真的繁琐,又由于我们没经验,什么都不敢乱动,本来按照经理给的官方指导准备好了资料,结果上xhs一搜,各种焦虑感来了~~~
好在,走了点弯路,但最终账号顺利下来了,现在就是KYC阶段,一步一步来吧。
4/19~
带娃第一次去中医馆看鼻子流鼻血的状况,人到四十,突然就从不大信任中医到看到身边有不错的治好案例,便也来尝试看看。医生退休前是龙华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擅长中西医,这个介绍还是非常容易让我这种之前西医偏好者接受的,倒也没神神叨叨说些湿啊,热啊,跟西医讲的差不多,只是让我们停用海盐水,少吃冰的甜的刺激鼻黏膜,目前我们晚上在滴的青霉素软膏也是被认可的,开了点中药,先试一周看看。
中医馆人还真多,2:30取的号,4:30才看上,还是提前两周预约的号,150元挂号费,可以用医保卡。开的药都是xxg,但是药最终拿出来是颗粒,这一个小时的等药时间是把这些药材临时加工成颗粒的吗?目前还懵懵懂懂中,看看后续孩子的进展吧,用事实说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