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麦大人读书营简书热文制造局【头号玩家公会】
一路“作死”的高晓松,终于为自己的不可一世,付出了代价

一路“作死”的高晓松,终于为自己的不可一世,付出了代价

作者: 麦大人 | 来源:发表于2023-06-12 13:21 被阅读0次

中国有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火药,这是许多小学生都知道的常识。

但有这么一个人却说,四大发明是麻将、针灸、炒菜、按摩,他还说造纸术是埃及的,指南针是阿拉伯的,印刷术是韩国人的。

听起来是不是天方夜谭?

更让人惊诧的是,说出这个言论的,不是一个不懂历史、没有文化的人,而是曾经被全网公认为“公知”,文化人的高晓松。

作为一个文化人,高晓松为何如此颠倒是非、歪曲历史?

1、清华世家里的逆子和“文盲”

高晓松曾说过在他们家,硕士学历就是文盲。

这话,不假。

爷爷高景德是清华校长,父亲高立人是清华教授,母亲张克群师从梁思成,是著名建筑学家。

姥爷张维是深圳大学创办者之一和首任校长,更是两院院士;姥姥陆士嘉是世界流体力学的顶尖权威普朗特教授的唯一中国籍女博士。

出身在这样的高知家庭,高晓松一路上的也是名校,并且大学也如愿地考上清华电子工程系。

在八九十年代,港台的靡靡之音传到大陆。内地也因此涌现出了许多搞音乐的年轻人,比如窦唯、老狼、崔健等等。

高晓松蠢蠢欲动,从清华退学后,和老狼去搞了音乐,两人之后组建了青铜器乐队。

乐队一路南下去,到海南驻唱,但钱没挣到,架却没少打,最后只剩一个人路费。高晓松把老狼送上回北京的火车,自己去了厦大校中村当流浪歌手。

父母以为,他经历了这番折腾,总该死了音乐这条心回来上学了。

然而并没有。

高晓松写的那一首《同桌的你》,交给老狼演唱后火遍了全国。1995年,老狼还带着这首歌上了春晚。

高晓松一看,自己有音乐细胞,又加之喜欢电影。他决定去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

结果,惨遭落榜。

至此,高晓松真地成为了家里的“文盲”:清华大学肄业,只有高中学历。

2、走红网络,滋生狂傲之心

虽然只有高中学历,但这丝毫不影响高晓松成名赚钱。

在写了几首爆火的歌曲之后,他摇身一变成了当时炙手可热的音乐作词人。

不甘平庸的他,又把目光落在了电影上。

2000年后,他自编自导拍了《那时花开》、《我心飞翔》这两部电影。其中,后者还获得了法国里昂电影节最高奖、美国雪城电影节评委会奖。

4年后,由高晓松执导的三星打印机广告,获得了广告人中国实战案例奖银奖。

从清华理工男成功跨行成为音乐人、导演、制片人和监制,让高晓松志得意满,春风满面。

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睥睨天下的“王者”,无所不能。

拍完《万物生长》后,高晓松又将目光落在脱口秀节目上。

他觉得,每次都是上别人的节目,接受别人的采访,太没意思了。他决定打造属于自己的节目——《晓说》。

一开始,他只是正儿八经地说脱口秀。

但说到后来,发现没什么关注度。于是,他决定另辟蹊径:语不惊人死不休,专往“奇谈”二字发展。

2014年6月6日,由高晓松担任主持的节目《晓松奇谈》一经开播,迅速走红网络。

幽默风趣的谈吐,丰富的阅历见识,让高晓松一下子成为了全网公认的公知。

高晓松开始飘飘然,在《晓松奇谈》上的言论,也越发肆无忌惮、口无遮拦。

3、嘴巴没把门,歪曲历史的美籍华人

在《晓松奇谈》上,高晓松谈起靖国神社时,边打着扇子边轻飘飘地说:

“当然是可以纪念的,这些人是亲人,我爷爷、我爸爸,就是进去祭奠他爷爷、他爸爸的。那是为国战死的嘛,也不是战犯。”

了解南京大屠杀和八年抗战的人,都知道靖国神社是供奉侵华日军战犯的地方。这些战犯,手上染满了无数中国人的鲜血。

高晓松却说,可以去参拜靖国神社,这简直就是罔顾民族感情,漠视历史的谬论。

除此之外,高晓松也是典型的“崇洋媚外”。

他早早地改变了国籍,变成了美国人,还在节目中大肆赞赏美式民主,甚至睁眼说瞎话。

“对中国最好的就是美国,美国可没有抢过中国一寸土地,美军从未到中国的土地上屠杀过中国人民。”

曾经的八国联军,烧杀抢掠圆明园,了解一下?八国联军里就有美国这个强盗。

但高晓松显然是把这段历史,自动忽略了。

除了美化美国,他还大力吹捧日本国民素质好,如何有秩序,说十万人的演唱会一结束,地上没有留下一张纸。

更离谱的是,高晓松还说印度是治安很好的国家,在贫民窟几乎没有犯罪事件发生,几乎见不到小偷。

而全球数据显示,印度是强奸率发生最高的国家,更是全球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的国度。

每天都会有4位妇女死于家暴;每年都会有1000多名女性被硫酸毁容;成千上万的婴儿被流产......

高晓松离经叛道的言论,最终也遭到了网友的抵制。

4、狼狈退场

202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特邀国内几位文化名人,直播分享读书心得。

开播不到2分钟,网友骂高晓松的留言,就开始刷屏:

“高晓松,垃圾东西!高晓松滚!高晓松,读书前先学做人!”

面对网友的滔天愤怒,本来计划一小时的直播,几分钟之后草草结束。

两个月后,中国历史研究院官博,正式硬刚高晓松。

“高晓松披着解读历史的外衣,然而在他肥大的脱口秀袍子里,藏着的尽是包藏祸心的私货——历史虚无主义。”

从那以后,有关于高晓松的节目、网上售卖的书籍,一律遭到下架,他在北京开的书馆也遭到关闭。

几乎也是一夜之间,高晓松遭到了全网除名。

因为形象崩塌,高晓松也从阿里离职,至此他完全消失在大众视野之外。

这正应了那句话:不作就不会死,自作虐,不可活。

作者:墨墨 编辑:小柒

相关文章

  • 因为无知的冲动而付出了一生的代

    妇女为自己的愚行付出了代价司机为自己的不理智付出了代价乘客为自己的冷漠付出了代价 说真的,对于新闻这个事,可以说:...

  • 2018年2月27日李代唐总结

    今天为自己过往人生当中去付代价

  • 代价

    代价 我终于为自己的执着付出了代价,为了上课,被滞留机场一晚,现在又要gl…… 居然在我离开那列火车4天以后,接到...

  • 为自己付出代价

    你不理自己的事,自己当然就得付出代价,不想付,越推越要付更大的代价。 不想付代价 就得好好准备 好好做事

  • 幸福

    终于离开了地狱式的卧室,朱云睿在她新家里高兴得手舞足蹈,虽然她为了这个“家”付出了1800的月租,压二付一的代价,...

  • 为无知,总得付代价

    很久不进城。在车上一路看过去,有些许陌生。路人没有很多人,办事的也都行色匆匆,疫情的改变,着实很大。 我的保险代理...

  • 林心如,终于为自己的“两面三刀”付出了代价

    前不久,网曝林心如将参加内地综艺。 不是《中餐厅》就是《向往的生活》,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一时间,网友又炸开了锅!...

  • 代价

    我终于付出了代价。活该。 离开就好了。

  • 孩孑,每个人都已付出,也已得到

    你已让对方受到了惩罚,为他的行为付出代价。你也让其父为他的行为,付出了代价。你也让自己得到了该得到了,付出了该付出...

  • 离开当然简单,难的是收起现在的一地鸡毛

    初入入社会两个月,学历不高且只爱读书不谙世事,独来独往、孤清冷傲。终于我为自己的棱角分明付出了代价。 刚入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路“作死”的高晓松,终于为自己的不可一世,付出了代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nix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