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当下的互金公司而言,恐怕是很难笑的太开怀的时候。
去年年底的现金贷,浮沉在P2P头顶的一把刀,还有著名学者公开表示:90%的互金都是没有意义的。
一方面是银行的尴尬境地,一方面是非银机构的举步维艰。
不要说身在其中的金融er苦不堪言,怕是看客都有疲倦了:还没落地,那我们回家睡个觉,回头再看看有啥变化不。
身处金融圈的品牌经理,因为行业的关系,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并且谨慎。
真的,如果你是一枚金融er品牌工作者,你一定会懂我在说什么。
小到标点符号,半角全角切换,大到出现的场景是否妥当,是否符合政策现在以及将来大力支持的方向,都需要考虑。
这也就导致,我们的品牌工作总是那么面目模糊,也就难怪有些中小公司仍然按捺不住会把2C的作品做成2B的效果。
允许我捂脸哭一会儿。
但伟大革命领袖说过,困难总是暂时的。我们要努力克服的,正是这些困难。
鸡汤点说,戴着铁链能不能跳舞,还是取决于你的能力。是否做到极致,是否持续不断的学习,不要懈怠,不言放弃。
每个追求职场生涯更亮眼表现的人都应该这么要求自己,而不是抱怨行业。
我能做的就是不断观察,观察这个大行业里别人是怎么去讲述故事,洞察他们的策略,思考并尝试评估他们可能带来的效果。
---------------------------我是啰嗦的不行的分界线---------------------------------------------------------------------------
拍拍贷拍摄了一部温情微电影,它讲述了一个温暖的故事:
生在山里的父亲想外出打工,找邻居们借钱却都遭来冷眼和拒绝。
再后来,儿子进城务工,在与工友的聊天中,偶然知道了拍拍贷。
于是他在拍拍贷上借了5000块钱。今年,他开了家小面馆。
每一个命运,都有很贵的梦想,我们借的每一笔小钱,都从不认命。
还有很多人,在拍拍贷的帮助下,慢慢改变了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拍拍贷,借小钱,办大事。
布喜点评:
1、拍的很好很出色,情节流畅,大片风
2、处在风口上发这个是双刃剑,一方面是在呼应监管所提出的现金贷要有具体消费场景,这么理解倒也没错;但另一方面,现金贷现在被媒体和公众诟病的太厉害,监管态度也尚未明朗,在这个时候推出也未必明智。
3、策略仍然是以借钱解决问题去打动消费者,恕我直言,广告的调调可能根本就不是以快手作为主战场的目标消费群体人民喜闻乐见的。喜欢这调调的办的出信用卡的城市小白领又偏偏看不上,也没可能被转化,甚至只是帮忙转发都会嫌自己洋气的形象被拉低了怎么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