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 风险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
库存搏差价(风险):总代所做的生意,其本质就是告诉品牌商,把你的库存风险卖给我,就算最后卖不出去,这个钱我照付给你,风险我来承担,但是作为交换,请给我更大的差价空间,这种用库存搏差价的商业模式,其实就是在买卖库存风险。
小结:风险买卖
风险也是可以买卖的,如果想要创业做买卖风险的生意,前提是你必须要有一双风险之眼,并有一套独特的机制来解决这个风险。商业世界里面,有太多的风险,买卖风险,就成了促进整个商业世界良性运转的一个重要底层逻辑。
010 黄牛,商业世界的黑客?
规则之缝(黄牛经济)
黄牛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商业现象,他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无论我们怎么去精心设计,一切商业规则的背后,都是可能有其漏洞或者是缝隙的。黄牛或者说套利者,就是靠此霍获利的那个人群。大家千万不要觉得黄牛就是倒买倒卖而已,他甚至是一切复杂规则的探伤器,商业世界的黑客。
小结:凡有力的地方就一定有反作用力
凡有力的地方就一定有反作用力,凡有正向的商业价值就有反向的套机,我们只有理解了规则之缝的存在和套利者的生存逻辑,才能更完整的理解这个复杂的商业世界。
周末小结:移动健身工具KeepApp创始人王宁,他用不到一百天的时间、接近零成本的运营,让一款垂直小众的健身应用迅速收获了200万量级的用户规模,如今这款APP的总用户量已经超过5000万。
问:如何在尽量少花钱的前提下,实现APP用户的迅猛增长?
这是我第一次创业,很难给出普适性答案,我就以自己在做的Keep为例,谈谈我们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三个标志性阶段:
1、上线初期冷启动,用户从0到4000再到十几万
首先从“简单”入手,在App前1——2个月,我们就开始运营新媒体账号。好的内容永远会得到好的传播。我们的内容编辑团队,每天绞尽脑汁地撰写优质的原创内容,目的就是希望得到用户的喜爱和传播,让自己的新媒体账号可以快速获取更多的曝光和关注,也为App上线做铺垫。
开始要耐得住寂寞,因为早期的关注度不是很高,要慢慢沉淀内容和口碑,一点点积累,优质的内容一定会换取好的回报。我们差不多运营了2个月,APP上线之初,新媒体账号已经累计积累10W+粉丝,在垂直领域有一定“声量”。
紧接着,我们锁定了近百个目标用户关注和喜爱的垂直社会化媒体,比如百度贴吧(健身吧、减肥吧…)、豆瓣小组、微信减肥健身互助群,QQ减肥健身互助群,在这些地方密集“播种”,长期连载很多用户健身经验的干货内容,还是靠内容驱动,让优质内容汇聚人气,由此培养积累了一大批固定粉丝。
当产品正式上线时,我们将这些帖子同时引爆,几乎在一夜之间,告知读者这些保含价值的经验都是通过一款名为Kepp的APP来维持的。那段时间,我们成了健身圈里大家热议的对象,Kppe在IOS渠道的日下载量也达到4万以上。这对一个刚刚上线的新APP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新增数据。
同时,我们还举办了“首席内测官”的活动,让一部分活跃的核心用户得到优先的体验机会,这些活跃用户也是得益于早期新媒体中活跃的粉丝群体,他们获得“内测”的机会,会很积极的体验并且把口碑传播给其他用户,我们就这样快速获得了核心圈层的扩散。
我们基本是用上述三个方法,让KPPE在早期冷启动的时候,打下来坚实的基础,也获得了核心圈层的用户喜爱。
2、快速成长期,用户数从几十万到数百万
这个阶段的心法是:要善于利用核心用户的自传播性,让产品快速获取第二圈层用户,继续扩大用户群体。
“口碑传播”是最好的成长方式,好的产品是根基,好的运营是加速器。健身和减肥的用户,本来就是一群愿意分享和传播的用户,利用最初期的用户来帮助我们做口碑传播,是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方法。
在Keep的产品里,运动后用户是可以打并且分享到朋友圈的,我们通过对产品的设计,增加和刺激用户的分享热情,比如我们会在每一次结束一节课程、你大汗淋漓的时候,督促你分享到朋友圈中,找到和你一起流汗的同道中人。我们会增加滤镜的美观度,目的是可以分享更漂亮的运动图片到朋友圈等。同时运营方面也可以设计策划了很多刺激分享的小活动,花了很多心思来鼓励用户使用和分享到自己的社会化媒体中。这些方法都是一个目的,就是“借力打力”,借助活跃用户的力量,借助他们的朋友圈,来用口碑和实际行动来影响更多的新用户。
3、产品成熟期,用户从数百万到6000万
这个阶段,我们的用户规模已经超过了千万规模,其实产品已逐渐走向成熟期。首先我们需要找到增长的核心点在哪里?通过数据团队和产品团队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Keep在最近半年一直保持着日均近20万的自然新增用户,而这些新用户的来源占比最多的是“口碑”,即受到老用户的推荐而主动搜素下载的。
既然是老用户的口碑传播,那我们觉得一定是“品牌性”的影响,用户深爱这个品牌、这个平台,这个APP,才会将它积极的分享到自己的社会化媒体中,让更多的人去关注。所以为了让这些老用户更积极,更加深爱KEEP,我们选择做了“品牌营销”,花费数千万来拍摄与投放广告片,目的是让老用户可以与我们有更多精神层面的共鸣,同时强调Keep“自律给我自由”这个品牌精神,即获得了用户新增又获得了品牌曝光,一举两得。
这之后,我们的总用户量朝着6000万迅速趋近,月活用户也迈向2000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