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除夕的前一天。而我的心情很差。从下午提前下班回家开始就试尽各种办法,仍旧不开心。这种状态一直没有告诉父母。且刚回家的时候浑身燥热,骨头疼。尽管知道不是冠状病毒引起的,不过也是不让我舒服。从迷迷糊糊靠在沙发上睡醒到现在,耗时已超过自己忍耐的极限。所以,索性坐在电脑前,开始分析。
现在的这份工作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但也开始反思自己身上的不足。然而反思的开始就是不对的。可能因为自己老是抓着一句肤浅的话。虽然此话是发自内心,但我本人也不得不承认其中的不妥。那就是——“不能用讨厌你的人的三观来丈量自己在其眼中的错误”。
当时,思考到这一层的时候,反而感觉更痛苦。因为根据这样的叙述,自己似乎很难让自己离开悲观情绪的负面效应,随后就愈演愈烈。而遗憾的是,自己偏要在这条行不通的地方找出路。所以,现在决定,开始分析自己的心理建设和出现这种论调背后自身的原因。
纵观工作。我都能发现,下班之后,再去看工作类书籍时,心里非常别扭。不外乎是脑中总能浮现出工作上被各种否定的情形。于是,心很凉。这里的心凉有两部分,一个是对自己的能力表示失望,其次是对同事的沟通方式感到无奈。
说道这里,就显现了症结。其一,既然能力不济,那就努力提升。其二,沟通的模式不对,也可以调整。如果提升不了,调整不成功。也只能劝自己离开。基本的负面框架找到了。
那么就来分析这句糟心话的前半句中“讨厌你的人”的由来。这样的措辞应该也是自己唯心的,不客观的理解。因为这里不过是通过对方的言语,倒着猜想自己应该是其讨厌的人。与此同时,也没去问过这个人。所以,这判断一半以上是单方面的。同理,“自己在她眼中的错误”也是单方面的。无法确定其有无的。
最后再点一下自己知之甚少的“三观”吧。
在我看来,它不是具体化的,而是经过日积月累,慢慢抽离出来的抽象概念。尽管有可能用它判断处理立即眼下三刻,条件反射的具象事物。可自己都说是错误,又何须再去用它再来审一遍。不过,说到这里,就连自己也觉得最后一条对于“三观”的论据是矛盾,且不成立的。
没有办法,本来就想是安慰一下自己在的说辞。
那就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吧。
无论如何,还是加把劲,努力奔一下。
不到下一站,怎么知道现在不是最糟糕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