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旅行·在路上潇湘文学
2017,我们一起| 走在路上

2017,我们一起| 走在路上

作者: 韩秀琴cn | 来源:发表于2017-11-07 23:13 被阅读67次
2017,我们一起| 走在路上

儿子发来微信说,原本习惯了过马路时让车先行。可是今天,行至马路中间总是车在让他,并且车都没有摁过喇叭,杭州市民的素质真高。

马路上车让人,没有刺耳的喇叭声--这是我们在台湾时常常谈到的话题,如今发现杭州也是这样,真好!太原还是有差距的,常常听到喇叭声此起彼落。

走在路上,看景也看人,看过去也看现在,诱惑人们一次次出行的,只因为“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人们去远方都只是为了寻找那一份诗情吗?

有一种关于旅行的说法:从自己呆膩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去。事实上呢?真的是这样吗?

我喜欢走在路上的感觉,喜欢偶尔与路边的人们闲聊两句。有时候是问路,有时候是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语,对方说话的语气态度常常会断章取义认为那就是地方特色。

在台湾时给我的印象特别深,那些晨练的人们,路边匆匆赶路的人们,总是以一种友好的语气来回答我的问询。这份友好不是人为刻意能创造的,应该是一种地域文化吧。

然而不幸的是,做为国内第一大都市的上海给我的印象是最差的。四年前曾在上海呆过十多天,曾有数次问路的情形,而遇到的境况大概有以下这种:行色匆匆的样子,语气也是很匆忙地说“不好意思,不太清楚”;一口外地口音,面无表情地告诉我他不知道;而在我想要去世博会中国馆参观的时候,竟然得到的答案是“那地方我们上海人才不去了,不知道”......更为不幸的是这样的回答不止一次。也许,这里的人们太忙了?压力太大了?或者麻木了?或者不屑于回答像我这样无聊的人?尽管我一次一次刻意改进自己问话的方式,但得到想要的答案还是挺难,甚至只是想要的那种交流的态度都是不容易的。(如实表达,没有想要抨击上海的意思)

每次旅行,我都愿意坐当地的公交车,车里的所见所闻也可以反应一个地方的文化素养。这种素养不是拉几个名人开发几个景点就能提高的,而是那些无意之间流露的语气。去年正月在南昌时,公交车上挺挤的,旁边的两个女生似乎是久不见面的朋友偶遇,谈论工作也谈论孩子,也谈起老公和婆婆,约四十分钟的路程,给我的印象是二流城市的交通里一流城市人的素养,我愿意用这份好的片面来评价一个城市,清楚地记得那是我从青去谱去八一南昌纪念馆的路上。

走在路上,看人也看山看水,景点的山和水已经被大量地融入了设计者的思想,这样的好处是可以不虚此行,使人和自然更多了契合,缺陷是让人的思维不自觉地跟着那些被过度挖掘的人文去走,少了属于自己的东西。而景点太过拥挤的人使想找个空档拍照已属不易,大脑又怎能有空间储存自己的想像呢。

因此,我总喜欢去人少的地方,就像武汉的古琴台,虽然这里也被习惯地加入了很多名人之笔甚至堆积政客的痕迹,所幸,我去时游人不多,给我充足的空间去择选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试着去想像它本来的样子。

走在路上,有累,也有诗情。然后,带着这份积累的诗情去滋润自己的内心,当自己的内心也能诗情满满的时候,生活里的丝丝苟且也会被染上诗的色彩.,这样,不管在眼前,还是远方,便都不会呆腻,都可以是诗意人生了。

《2017,我们一起》《这次征文的链接》

相关文章

  • 2017,我们一起| 走在路上

    儿子发来微信说,原本习惯了过马路时让车先行。可是今天,行至马路中间总是车在让他,并且车都没有摁过喇叭,杭州市民的素...

  • 2017走在路上

    作为一个几乎没有写过计划的人,突然有很强烈的想法想写点什么?回首2016,一事无成,而且马上要面临将要成家立业的任...

  • 我们走在路上

    我们走在路上 远方的是家 追逐指引脚下的路 走进了一个新时代 一个人认识一座城 后来远方是回不了的家 我们走在路上...

  • 我们,走在路上。

    很久以前就想写一些丧尸题材的故事,但是无奈没有创意,故事甚至不能惊艳到自己,屡次放弃,也没什么创作的热情了。

  • 我们走在路上

    我们的未来在遥不可及的远方,日记上发黄的纸张述说着时光的流逝。思绪又回到了那个熟悉的秋天。 风一如既往地吹,吹落了...

  • 2017,我们走在有光的路上

    过去的一年里,谁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而你又路过了谁呢?这一年身边的人有人,在失恋的泥沼的挣扎,有人步入婚姻的殿堂收获...

  • 走在路上的我们

    这一段时间常常被一种莫名的疲惫和烦躁影响了情绪,有时候任自己怎样努力和用心去平复,最后还是感觉到无可奈何,...

  • 我们走在大路上

    个内:秋雨绵绵,流连忘返,雨夜最合适看书和赶稿,今晚会写很晚。 个外:今天上午走访客户回来,荣誉墙上贴上了我9寸的...

  • 我们行走在路上

    文/杜彩霞 ‌ 那一年,我们不过十七八岁,从四面八方相聚在晋东南卫校的二十七班,好多人都是第一次从农村来到城市 ...

  • 我们行走在路上

    一切随缘 ‌ 那一年,我们不过十七八岁,从四面八方相聚在晋东南卫校的二十七班,好多人都是第一次从农村来到城市 ,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我们一起| 走在路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nvs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