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农礼耕,召稼之行

作者: 佳木繁玥 | 来源:发表于2016-10-05 08:41 被阅读0次

这里,是上海最早垦荒种地的地区,这里的文化,是上海农耕文化的起源,这里,承载着海派文化的根。

这里就是——


赶一大早去的,所以还没什么人,在这样一个质朴的古镇里,我们悠闲地逛着……小桥流水人家,明清时期的建筑别有一番特色。

逛着逛着有些累了,我们找了一家小店坐下歇脚,点了一些吃的。

我是锅贴党,与生煎相比更爱锅贴,这家店的锅贴外香里嫩,如果上头再撒上一些芝麻就更香更完美了!

一两锅贴刚端上来就被瓜分了,照片没来得及拍。下图有露出一点,你能找到吗?

油豆腐粉丝汤和小馄饨

油豆腐粉丝汤和小馄饨作为上海的经典早餐,是非常考验功力的。

一张小馄饨皮摊在手掌上,放上一点猪肉馅,手掌一握一捏,一个小馄饨就做好了。汤也是讲究,上海传统的小馄饨汤多数为紫菜汤,加上葱和香菜,有的会加一些蛋皮切丝,有的会加一些开洋,咪道伐要特嘻哦~

油豆腐粉丝汤中的粉丝和油豆腐作为主角,是评定这碗汤美味与否的关键之一,小小的油豆腐,晶莹剔透的粉丝,都吸饱了汤汁,入口略有嚼劲,粘而不烂。美中不足之处则为汤太淡了,可能没放盐……

粉丝这样食材,不可食入过量,现在部分粉丝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明矾,过多食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爱吃荠菜鲜肉大馄饨的我第一次尝到了草头鲜肉大馄饨,草头是南苜蓿的俗称,“根据中医理论,南苜蓿根白入肺,籽黄入脾,种子肾形而入肾。味甘而温和,故认为其有益气。”草头鲜肉馄饨很好吃,可惜不是现包的。

热衷于看星尚频道的人气美食节目的母亲大人拖着我们找到了这家江阿姨油墩子。油墩子是包邮地区的街头小吃,一般里面为白萝卜丝馅儿,白萝卜可是有很多的营养价值,可能很多人都知道白萝卜可以通气,有“小人参”之称,具有促进消化等功效。

召稼有三宝,大曲羊肉和拆蹄。召楼的拆蹄色泽红亮,酥烂浓香。

路过老八样酒楼的时候我问父亲:“上海菜的老八样有哪些?”我们两人数来数去都没有凑齐八道菜。

查了一下资料:浦东老八样是上海本地浦东地区的传统佳肴,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曾是当地红白事餐桌上的必备菜肴。但老八样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区域习惯和季节的不同,会穿插着几道用来“替身”的菜。

具体的“八样”,是由八宝饭、扣蹄肉、扣三丝、白斩鸡、咸肉片、红烧鱼、蛋卷、三鲜汤组成,外加一只大冷盆,冷盆内放有海蜇、白斩鸡、猪肝、肚片、白切肉、花生米、皮蛋、肉松等。

可能因为召稼楼离三林塘并不遥远,这里有许多商贩在卖三林塘的肉皮和酱菜。

爱吃传统糕点的母亲被人气美食安利了这家“金味”,这家店真是人气爆棚,还每人限购五份。在排了半个多小时的队后,我们终于买到了他们家的方糕。糯米搭配豆沙、紫薯、枣泥、板栗,味道还不错,不过不能多吃,这方糕特别容易产生饱腹感。

召稼之行,不停地逛,不停地吃,感受农耕文化,感受传统美食,一路听闻地道的上海口音,不由得感慨,这才是上海的文化。

参考资料:
中药苜蓿的使用考证《时珍国药研究》第7卷02期
南苜蓿功用考证《吉林中医药》1992年05期


以上所有照片均由我拍摄,版权所有,请勿盗图哟~

文丨佳木繁玥
一位学了中医后弃医从文却依然热爱中医文化的姑娘。

感谢阅读!欢迎转发!
参考请标明来源,转载请简信获取授权!
原创不易,请尊重作者!

相关文章

  • 重农礼耕,召稼之行

    这里,是上海最早垦荒种地的地区,这里的文化,是上海农耕文化的起源,这里,承载着海派文化的根。 这里就是—— 赶一大...

  • 礼耕古镇召稼楼

    从上海乘地铁至沈杜公路,转乘闵行10号公交,不一会就到了离国际大都市最近的江南古镇——召稼楼。行至六角飞檐的大牌坊...

  • 五绝.谷雨时节

    春残花落去,日上柳阴重。 布谷殷勤唤,声声劝稼农。

  • 高铁上见山东河北地无庄稼

    高铁上见山东河北地无庄稼 洪涝漂南国,旱风扫北京。 山东多未稼,河北几无耕。 无力论经济,何堪赋悯农。 不妨还倚老...

  • 召稼楼

    难得和朋友赶到一天休息,吃完中饭约了一起去召稼楼古镇看看,地铁转公交,不到一个小时也到了。 初入古镇以为要收门票,...

  • 写春联

    年关下乡写春联 葛小芬 罗店逢新建,清溪绕舍村。 丹青融秀句,翰墨写佳言。 犬吠莺啼啭,牛耕曲和暄。 小康农稼乐,...

  • 月旦会投稿

    年关下乡写春联 葛小芬 罗店逢新建,清溪绕舍村。 丹青融秀句,翰墨写佳言。 犬吠莺啼落,牛耕曲和暄。 小康农稼乐,...

  • 5月1日第一天

    ~ 5月1日第一天,来浦江镇宝坻婆婆家里,打扫完成之后,去浦江古镇–召稼楼古镇来溜达。 召稼楼古镇是我经常去的古镇...

  • 猿抱子

    自然免耕茶园 好喝 无农残

  • 惶恐

    弄险者,必取其利,知重且力拔之,则身终陷。 耕之以为农兮,秋止以为士;往之以为庶兮,返之以为工。 农趋士则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农礼耕,召稼之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nxs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