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也读过很多关于亲情相关的书籍,但是真正能让我感动的却少之又少。不是对亲情不够看重,而看待亲情太过于深,所以更难被触动。近期读了蔡怡女士的书籍《忘了我是谁》,除了被作者的叙事所惊叹,更多的是来自于读书的收获与反思。
父母会不会把自己的孩子遗忘掉?答案显然是不会的。可如果是因为病痛折磨,那又会是怎样。《忘了我是谁》中的父亲,虽然因为病会把自己与孩子的很多事都忘掉,出现记忆遗忘,只有可能是对事件的缺失,但是亲情从来不会在家人这里被遗忘,尤其是父母。
这不禁让我想起关于自己的故事。
回想自己从小到大有很多的故事,都是来自于父母的口头讲述。有很多细致入微的情节,即便是时隔多年,父母在讲述当年过往的时候,也能够用最真实的言语情节尽情讲述。这个时候作为自己故事的主人公,对自己的了解很多时候都不及父母。父母会把孩子和自己相关的遗忘吗?忘?是不会的。
时常听父母说过自己小时候闹腾的模样。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母亲要带我去外婆家,需要推着自行车上一座很陡的山,而年幼我自己却是在车座上稳稳的坐着。父亲和母亲都可以载着我,可是我从小黏母亲。上山坡的时候父亲要帮母亲在后面推自行车,我却在阻挠父亲“这是我妈的自行车,你不能碰~”。爸妈每次讲到这里的时候,都能够神情并茂讲述儿时的我,就连我的一举一动都清楚记得。只不过当时年幼的我对此毫无映像。
可是对于父母来说这些小事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他们依然能够如此清楚地记着。想来这就是父母的爱,和孩子的每一个小细节,就是“失忆”了也依然能够记得。
回想自己的童年过往,能够留在脑海中的记忆很少,父母讲述的却都是自己不曾记过的,想来是因为他们关注我,比我自己还要多。
一直以来我对自己的要求不高,就算不能荣华富贵,也要能够孝顺父母。这不单是我的要求,也该是所有人的要求吧。百善孝为先,怎么说也是成人的基础。
话说回来,小时候,孩子是父母的心肝,长大后,父母是孩子的宝贝。
父母亲不会忘掉孩子的过去,想必孩子也不会忘掉过去爱护自己的父母。除了在自己身上经历过的,除了在身边遇到过的,依然每时每刻都在有父母为了自己的孩子而辛苦操劳。
还记得在《忘了我是谁》当中,父亲无论病情多严重,出现了什么样的事件,做女儿的都紧紧把父亲保护着。小时候父母如何保护你,长大后就该记得如何照顾好他们。所以不管在后来的岁月里经历什么,父母永远是我们的避风港湾,与自己的命脉紧紧相连。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读过《忘了我是谁》之后,脑海中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万一有一天,突然感觉到父母亲不在像之前那样爱自己,照顾自己了,他们离自己好远了,到那时又该如何是好。
记得我曾无理的吐槽过,自己什么时候才能真正长大,不再受到父母的管教和约束。询问父母之后,我得到的答案是:当我们老了,你就真正的长大了。我想长大,但是我同样不想让父母变老。
和父母在一起的生活好像上课的时间多,又好像没有工作的时间长,可即便是如此又总会抱怨父母的种种行为。如果将来我依然如此,等到父母亲有一天就像《忘了我是谁》的时候,我能够长久的照顾,陪伴在他们的身后吗?
终有一天,父母会慢慢老去,我们会逐渐长大。等到那个时候,我们就该像一棵参天大树,照顾好身旁的父母了。也不管过程有多煎熬,时间有多长久。或许在漫长的生命长河中,记忆会有丢失,故事会有所跳跃,但是亲情一点都不会被遗忘。父母在,人生尚有去处。父母走,人生只剩归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