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7/7日,我带着芳龄69的母亲,参加了所在义工社团自发组织的"带着爸妈去旅游"的泰国清迈游。行程为6天5晚。
其实带着母亲去旅游对我来说,是一项挑战。我的原生家庭状态并不幸福,自小母强父弱。因为三观不同,所以父母亲对生活的态度也截然不同。母亲辛苦操持,父亲随遇而安。母亲热情大方,父亲胆小谨慎。两个截然不同的灵魂,经过多年的磨合,也没有达成和谐一致。在潮汕这个传统的地区,离婚在当时的普通家庭中,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也因此,无爱的婚姻一直维持着。
作为独生子女的我,了解父母之间的感情问题实在太晚,私心里,也不希望自己变成单亲家庭的一员。在这种痛苦和矛盾中,我与父母亲的关系也一直平平。身处这个家庭的三个人,其实都不懂得怎么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爱。
一直到自己成家,父母亲分房而居,再到各自买房而居,一家三口变成了三个家庭。父亲退休后,有幸结识了一帮同道之友,一年四季旅行不断,虽然独居,感觉却比在家还自在快活。母亲不辞辛劳,退休后帮我带孩子,随后因为积年劳累,各种老年病纷至沓来。看着父亲无比快乐地过着晚年的生活,母亲心理开始不平衡起来,可是身体状况却不允许她单独出行。
从前年开始,我做了一个决定,每年至少把一半的假期都陪着母亲出游,计划实施三年,母亲在出游的途中得到了照顾。而我也带着母亲体会着各种不同的旅游感受。做自由行,买特价机票,定各种不同类型的酒店、民宿、青年旅舍。吃小吃店、当地特色餐饮,享受奢华或简单的餐点。包车出行、坐悠闲无比的三轮车穿梭小巷,累了做足浴、按摩理疗,泡澡堂子……去年在扬州,跟妈妈开玩笑说,就差没带你泡酒吧和夜总会了。妈妈很豪放地小手一挥:走,今晚我请!
在这三年的旅行计划中,我和妈妈本来很僵化的感情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我从原本不愿意和妈妈合影,到现在的从善如流。妈妈也在我的镜头前越来越放松。妈妈越来越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我也改变了动不动就脸黑黑的表情。在旅行中,有子女的细心陪伴和服务,是和老人家单独跟团有非常大的区别的。而旅途中,和母亲的朝夕相伴更让我觉察到平常在日常生活中我对母亲的照顾和关心多么匮乏和冰冷。母亲在每一次旅游回来后的血糖血压检测都出乎意料地比旅游前的数值要好,这让我觉得,这种陪伴式的旅游更加值得,也坚定了一直这么作下去的决定。因为我无比清晰地认识到:最好的孝顺,就是在父母有生之年给予的陪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