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印象最深的,是东方境界和西方工具那一段的探讨。
孔子说境界,“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描绘了这种境界,但没有具体讲细节上应该如何操作,我们也很难单从这一句话就做到不失人也不失言,这需要经历漫长的修炼,东方的智慧讲悟性,目标是100分。
西方的著作也有论述,它往往会逻辑化、步骤化的给出具体的方法。《关键对话》中有个原则:保证包分之百的尊重+百分之百的坦诚。它甚至给出了具体的步骤:
首先需要能够做一个双核对话的人;
一部分精力用来观察今天谈话的氛围,另一部分精力用来思考谈话的内容。当觉得谈话氛围不对时,优先调整氛围,比如塑造共同目标,向对方道歉,反映对方的情感,复述对方的话,等等。气氛缓和后,再来继续表达内容。
表达内容时也要注意技巧,比如陈述客观的事实,坦诚的讲出自己的感受,最后提出自己的要求,等等,一切以平等的对话、尊重对方的情绪为原则。
东西方的教学方式是不一样的。东方讲究参悟,目标定在100分;西方讲究拆解、步骤,大概齐能到80分。
这两者我认为是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利用的。
用一对多打造系统,解决80分的问题;用一对一开悟启示,解决100分的问题。
今天的学习一定程度上找到了“系统活动+启动”的理论依据,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