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丞相叫伊尹,他不仅是丞相,也是神医,伊尹的到来就救了很多不可医治的病人,大家都叫他“赛神仙“,大家都很尊敬他,只有一个人不喜欢他,那就是王爷,他们可是死对头,王爷是棺材店老板。因为没有病人病死,所以他就没有钱了,”死神“心想:”我一定要“好好“对伊尹。“他就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苦肉计。
他先叫他儿子装成一个不知明的病的病人,又叫人把他送去叫伊尹看病,伊尹一看就知道他是装病,就叫人把他送回去了,王爷看伊尹不吃这个法子,就又想来想去,想来想去,终于又想出了一个很坏很坏很坏的方法,那就是自己装死,然后又叫人把他带到伊尹大夫那里去看病,伊尹大夫一看到,王爷来了就心想:他又想做什么坏事,把王爷送过来的人大叫到:“伊尹大夫快来给我们主人看病。”伊尹听了这话,口里一直说:“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
王爷那边的人看伊尹不回答,就又说道:“伊尹大夫,快来给我们王爷看病,快点,快一点!“伊尹只好过来给王爷看病,一看就知道他在装死,就叫人把他送到衙门里去,到了衙门里,伊尹大夫对衙门们说:”你们看看王爷有没有死?“衙门们就一个接一个的过来看,衙门们都说他是死的,伊尹就对大家说:“我可以叫他活过来。”伊尹对大家说:“想要王爷活过来,要一个放人的棺材!”一个衙门说:“我去买!”
伊尹又说到:“还要一些钉子!”一个衙门也说道:“我去买一些来。”衙门们都把伊尹要的东西都买齐后,伊尹把王爷放到棺材里,然后把棺材盖上,又叫人把棺材钉上钉子,可是在钉钉子的时候,王爷想出来,就开始动,棺材也一起动了起来,钉钉子的人都吓得不敢钉了,伊尹大夫就一下子坐了上去,人们才敢钉钉子,王爷想:“伊尹真想把我埋了。”就又开始动了,终于从棺材里出来了,他一出来衙门们都看着王爷。王爷只好溜出了衙门。
苏缘老师点评:
故事的结构很完整,表述也清楚,字数达到七百多,总体来说已经非常棒了。描写缺少生动性,有些地方不太合理,现修改意见如下:
①人物特征:主、次人物的样貌没有写出来。
②悬念:既然是妙计,就不能提前把“装病”“装死”的话说出来,读者太早了解真相,后面的情节就会索然无味,因为一点悬念都没有了。
③语言: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既然伊尹是丞相,是神医,是赛神仙,那他一定是个沉稳有智慧的人,比如“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有智慧沉稳的伊尹一定不会这样说话哦。
④情节:第三段:“装病”的过程,要写具体;“装死”的过程,要写逼真,再曲折一些。
⑤动作:王爷是怎么在棺材里“动”的呢?“动”的部分要详细写出来,才会生“动”。
⑥抖包袱:从棺材里出来的收尾太仓促,这里应该是全文让人啼笑皆非的关键点,是“包袱“。”包袱“抖得过于平淡,看不出来尴尬,只有足够尴尬才会起到讽刺的效果,“包袱”才能“抖”得脆响。
⑦题目和人名: ”王爷“是有王爵封号的人,这样的人怎么会去卖棺材呢?所以,标题中的”王爷“不符合现实中的人物身份。“丞相”是皇帝身边的臣子,在朝廷为官。“大夫”只能是他的额外本领,不可能是他的主业,“丞相的工作内容“和”大夫的工作内容“不是同一个人,所以自相矛盾。如果要写”伊大夫智斗王爷“,内容可以改写成伊大夫和王爷在官场上的斗争,引发的私人恩怨。也可以修改掉其中一个人名,内容就可以修改得少一些,比如”王爷“改成”县太爷“,由于县太爷的嫉妒心,导致了一连串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衙门”是旧时办案的办公场所,“衙门们”这个名称无法成立,可改成“衙役”,“们”字也去掉,因为“衙役”就是“衙役们”的统称。”
伊伊“的真实名字叫”伊尹“,这两个字容易混淆,认真看看它俩长啥样的,记住了哦。
备注:这篇文章要改变人物,所以修改的比较多,暂时抽不出时间,所以就先不修改了。孩子如果愿意重写,就按照修改意见再写一篇,定会收获很大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