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广陵音绝,浩气长存。

广陵音绝,浩气长存。

作者: 钱锦Keelly | 来源:发表于2018-09-24 21:05 被阅读182次

《广陵散》,是在魏晋时期就是失传一首古琴曲子。但它可不止一首曲子那么简单,在这背后,是一位魏晋名士悲壮的一生。

嵇康死的时候年仅39岁,这本来应该成为嵇康生命中最宝贵的一段时间。但因为不愿屈服于司马氏的暴政,最终成为被司马氏杀死的无数名士中的一个。

嵇康与竹林七贤中其他人一样。都靠喝酒、作诗来排解自己心中对生在乱世的不甘。嵇康来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弹琴。

听说《广陵散》就是嵇康夜晚无法入睡,于是就起来弹琴。遇到了一位高人,觉得嵇康弹琴弹得很优美。于是就把《广陵散》传给了他。

嵇康在夜晚的时候为什么会睡不着?是因为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他厌恶司马氏的暴政,但是又无法做出什么改变。面临着这样一种生活,在夜晚时,谁又能安心入眠呢?

嵇康与其它几位竹林七贤不同,他不会与司马氏保持中立,更不会屈服于司马氏,而是绝对反抗。

嵇康也不傻,他知道得罪了钟会之后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他也知道帮助吕安之后很有可能会惹来杀身之祸。这么做是因为他有骨气,自己的原则,就算会死,也得遵守。

可惜啊!嵇康遇到了钟会这样的真小人。最终还是不免惹来了杀生之祸。但是在嵇康走上了刑场的时候,他神色不变,坦然面对了自己的死亡。

但在那坦然的表情之下,有着一颗悲愤的心。因为自己身在一个不堪的乱世,死时也没能成就自己想要的一生,怎么甘心就这样死去了呢?

为了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嵇康弹奏了一曲《广陵散》。此时的《广陵散》已经不再是一首曲子那么简单了,它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名士留给世人最后的情感。怀着悲愤与不甘,最后嵇康离开了人世。

《广陵散》差不多可以概括嵇康的一生的情绪,时而缓慢。时而康慨激昂,时而又热烈豪迈。

缓慢是他生命中那些忧愁的时刻,对自己生不逢时,不甘心的时刻。

慷慨激昂或许是他在竹林中找到自己的一片净土,身心得到放松的时候。

热烈豪迈,或许是嵇康面对司马式的暴政,宁死不屈。最终在刑场上被杀害的时候。

听说最后《广陵散》是以一片乱声结束的。这或许是嵇康想要告诉后人。世界上有很多零乱不堪的时代,但是有勇气的人绝对不可以坐以待毙。就算是会死,也得死的痛快。

相关文章

  • 广陵音绝,浩气长存。

    《广陵散》,是在魏晋时期就是失传一首古琴曲子。但它可不止一首曲子那么简单,在这背后,是一位魏晋名士悲壮的一生。 嵇...

  • 何以风流:七绝咏稽康

    性向天然品未惭, 仙家无路枉清谈。 广陵音绝侍中血, 论说人情总不堪。 (平水韵) 余注:嵇康忠魏,为司马氏所杀,...

  • 千古绝响《广陵散》史话

    铜驼荆棘夜深深,尚想清谈撼竹林。南渡百年无雅乐,当年犹惜广陵音。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它与《高山流水》、《...

  • 广陵长绝

    嵇康面色平静,端坐在刑场中央,他此刻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于他面前的琴上,他轻轻的抚摸它 ,就像对待一个多年未见的老友...

  • 2018-11-18

    我若死,则广陵散自此又一绝矣

  • 《明月棹孤舟·嵇康抚琴》

    叶隐丹墀明月皎,花飘白玉栖青鸟。夜宿华亭,闲调凤轸,传曲广陵神操。 清散灿灿音绝渺,引《长侧》纵横矛啸。《琴赋》...

  • 第一百五十章 残阳如血、广陵音绝

    景元四年,冬十月,司马昭被晋封为晋公,位相国,加九锡。 按照例行公事,皇帝曹奂下诏加封晋爵之后,司马昭又推辞谦...

  • 论一代名士之死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 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嵇康

    曾记否, 广陵散绝,斯人难却; 世再无双,郎艳独绝。 或曰,其 身姿如松,傲然独立; 心境如月,淡泊自怡。 文人之...

  • 嵇康哟

    怼山涛万古名声 戏钟会卅九断魂 非若世人常佩颂 怎绝广陵血泊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广陵音绝,浩气长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oqh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