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复习考试,因而对于如何高效率的学习十分感兴趣,读这本《认知天性》的目的也在于此。这是一本典型的”方法类”美式畅销书籍,由三部分构成:具体方法+科学研究+真实案例。我主要关注的是方法,因此这本书读的很快。这本书算不上一本好书,但这本书再次强调了我之前遇到过的一个方法:检索式学习。
一、WHAT:检索式学习是什么
检索式学习是相对于一般的反复学习而言的,书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但是举了检索式学习的几个例子:回想,抽认卡,检测......在我的理解中,检索式学习和反复学习的区别,实质上是思维方式的不同:前者是主动学习,而后者是被动学习。
二、WHY:为什么要检索式学习
当然是因为检索式学习效果比反复阅读效果更好。
反复阅读有三大不足:
1.浪费时间
2.无法产生持久的记忆
3.往往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随着对所阅读的文本越发熟悉,我们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内容。花好几个小时反复阅读,看起来是很刻苦,但学习时间的长短并不能用来衡量掌握的程度”
检索能够克服以上不足,有两大显著的好处:
一是这能告诉你什么是你知道的,什么是你不知道的,然后你就可以判断以后要把精力放在哪个薄弱的环节上,加以改进;
二是回想已经学过的东西会让大脑重新巩固记忆,强化新知与已知之间的联系,方便你在今后进行回忆。
最重要的一点是,检索式学习让你无法自欺,打破重复阅读造成的假象:让你以为自己掌握了其背后的道理。
三、HOW:如何进行检索式学习
检索式学习最常见、最好的方法就是测验/考试。
测试往往被我们抗拒,因为往往是因为学生时代测试被作为衡量学习成果的标尺,人们往往因为害怕失败而逃避。然而
如果我们不把考试看作衡量学习成果的标尺,而是把它看成从记忆中检索学问的一种练习,并非“考试”,我们就可以为自己创造另外一种可能:把考试当成一种学习工具。
离开校园以后的自学,更需要借助这种学习工具。而自我测试有两个要点:间隔、多样化。
1.间隔多长时间?
答案很简单:只要练习不是无意义的重复就可以,即你需要出现一点遗忘,而不是即时无意义的复习。
2.为什么要多样化?
从认知的角度看,通过多样化练习学习要比集中练习有更大的挑战。
具体方法而言,可以采用动态测试,分为三个步骤。.
Step1:进行某种类型的测验——可以是一段经历,也可以是一次笔试——看到自己的知识或技能在哪些方面有所欠缺。
Step2:我决心运用反思、练习、间隔练习或其他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能力。
Step3:再次测验自己,留意哪些方面已有改善,同时特别注意在哪些地方还需要下功夫。
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学习时感觉越困难,学习效果越好。这貌似是一个悲观的结论,然而学习的乐趣却在这不断克服的挑战后的满足感——现在我仅仅是从意识层面告知自己要去学习,我希望我有一天能够热爱学习本身。
耗费心血的学习才是深层次的,效果也更持久。不花力气的学习就像在沙子上写字,今天写上,明天字就消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