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尽孝难?

作者: 一山一石而已 | 来源:发表于2021-09-20 11:31 被阅读0次
上下之间的选择

这张图片很有代表性,左边是家长在急迫地窥探孩子在学校里的活动情况,图片把那种心情演绎得惟妙惟肖。右边是养老院里的老人翘首以盼在等待儿女的探望,空寂的大门显得那么冰冷萧肃。

中年人的生活不易,上有老,下有小,都要照顾,还要工作、学习和社交,精力有限,往往不能两全其美。这时很多人选择了孩子优先,老人则空闲时才去看望。

“孝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所谓百善孝为先,尽孝而后才能尽忠,尽忠才能报国,所以古代对官员的考核有一项重要指标就是考察官员是否尽孝,尽孝且尽忠,传统社会治理结构才能相对稳固,这个话题不展开了。

那么,为何尽孝这么难?

首先,从生物进化的视角看,养育、呵护、提升后代也许是生物体的本能选择。如何让后代不断进化到更高级的种群,生物体有着内在的需求和期待。只有一代比一代强,包括身体和智力的提升,人类才能进化得更强大。而老年人已经越来越虚弱,没有往上走的可能,大自然无情地选择了适当遗忘。

其次,从社会进步的需求看,下一代是动力源,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是创新的生力军。而老年人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过了黄金期,即使有限从事生产生活,但效能可能只是年轻人的一半甚至没有。历史上就出现过把60岁以上的老人丢在深山沟里,让其饿死,以保持社会活力,进而为战争提供铁血力量,这里所指的是元代。

最后,从个人家庭的实际看,孩子意味着未来,未来就有无限可能,就意味着希望。而且,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相当于夫妻两人共同的劳动产品,当然要倍加珍惜。而照顾老人又苦又脏又累,还看不见希望,有的老人性格还古怪,子女稍微有点怠慢就发火,有的还指手画脚,坚持不一定对的见解,这些都让子女处于无所适从的窘境。

但我们就可以不尽孝了吗?

我一直认为,人的内心有两面,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东西方哲学最大的分水岭之一就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无神论者认为人性本无,一切都是后天教育使然。但为何一娘生九子,九子不相同?这里不仅指容貌不相同,也指性格、心理、精神、品格的不同。按理说,他们从小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都非常相似啊。就暂且不论哲学问题了,我们就事论事。我认为,对老人的尽孝,就是人性最本质的反映。

人不能忘本,对朋友都可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何况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我们一切的起源,对父母尽孝应该是顺应天意,人伦之首。

一个人善良与否,不是看他干了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不是听他总是炫耀自己有多了不起,更不是看他认识多少达官贵人、高端人士,而是看他对身边的人是否真诚,朋友有困难的时候是否尽全力相助,是否坚持自己的价值理念不失守,包括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认知,不媚上,不欺下,本色出镜。这些说起来很简单,做到却非常难。但更难的是对父母的知恩图报,做好“我从哪里来?”这个命题作文。

尽孝难,能把难的事情做好,那其它事情就变得简单了。从内心出发,不忘根本,尽力而为,上无愧于天,中无愧于父母,下无愧于子孙。人生匆匆数十载,内心无愧尽天年。

相关文章

  • 为何尽孝难?

    这张图片很有代表性,左边是家长在急迫地窥探孩子在学校里的活动情况,图片把那种心情演绎得惟妙惟肖。右边是养老院里的老...

  • 子女若孝离时笑、勿等离时空尽孝, 愚时难尽孝、知时尽孝难。

  • 难尽孝

    养儿为防老, 事今父母憔。 深爱千万里, 有心无力薄。 若儿有真命, 誓死尽孝道!

  • 色难

    儿女尽孝说色难 {明烛高照} 最近帮人写碑文,听说一个感人的现代版尽孝的故事,老两口有四个女儿,人人争着尽孝,女婿...

  • 远离的孩子难尽孝

    母亲是前天早上把脸上才长的一颗黑痣割了,黑痣不大,但听母亲说,这颗痣是今年这几个月才长出来的,并且从有一点点触角,...

  • 不忘传统

    不忘传统记祖人, 子孙代代尽孝心。 丢魂落魄迷大路, 叶落回头难归根。

  • 2018-03-08

    莫忘亲恩早报还, 时光不待水流寒; 浮生若梦烟云过, 驾鹤西行尽孝难。

  • 不一样的清明

    清明时节思父亲, 儿战疫情不能回。 卫国尽忠难尽孝, 先祖有知也心慰。

  • 尽孝

    尽孝 文/兰雪 尽孝是一种责任 尽孝是一种义务 尽孝更是一种福气 尽孝是无条件的服从 尽孝是不讲代价的付出 你养我...

  • 尽孝,咋就那么难呢?

    五一假期如期而至。 昨天下班时候和老公打电话,说晚上出去吃饭吧,他说婆婆已经把饭做上了,明天再去吧。 今天,又和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何尽孝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pfc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