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能本末倒置
孔子讲:“四十不惑”,现在越来越觉得这句话很对,我今年43周岁,这两年开始对人生的理解有点不一样了,按照现在流行的话说,开始祛魅了。特别是学习传统文化以后,就会发现很多事情老祖宗老早就已经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你不听,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到最后一塌糊涂,分享几个小故事,大家可以来品一品。
故事一:身边修行的A朋友,年龄与我相仿,聊起自己的过往,也是让我有点唏嘘:曾是政法大学的高材生,口才很好,做过律师,金融公司高管,拿过高薪,自己开公司做企业,一路高歌猛进,后来在合作中遭遇了背叛,发生了变故,导致婚姻也出现问题,孩子出生后不久便离婚了,现在和父母一起抚养孩子,她有时候会感慨:人如果没有走在正道上,赚再多的钱也没有用,都会失去,并且是加倍的,又何必那么辛辛苦苦的谋利算计呢?
虽然我不知道其中的细节,但是我知道,如果一个人只知道赚钱,没有是非黑白,没有走在正道上,能力再强也没有用,只会祸害别人,祸害自己。
故事二:讲讲自己减肥的故事,我在结婚前是120斤左右,生完孩子孩子后126斤,后来一路飙到136斤,直到去年开始痛下决心,通过饮食调理才减到123斤,为什么要说这些数字呢?有好多位老师说我其实不应该这么胖的,我胖了18年,是人生起伏的18年,也是人生从平顺到低潮,又回到平顺的18年,为什么体重和这18年有关呢?因为这是被欲望带走的18年。
为什么体重和欲望有关呢?因为贪多,前两天看到一位老中医分享脾胃,他说:“人的胃和脾功能是不一样的,胃可以撑大,脾的运化是有限的,比如你的身体一天只能运化一斤食物的,你多吃的部分就是增加脾的负担,长此以往,脾胃功能就弱,就会影响其他器官,导致身体的疾病,比如肥胖,三高等等。
从去年调整饮食后,就会发现自己吃错了,该吃的营养没有吃多少,不该吃的吃了很多,比如重口味的,比如垃圾食品等等,回想自己年轻时喜欢和朋友们在一起,一有约,就开心的往外跑,一开心就多吃多喝,一定要吃撑了为止。反过来,如果不开心了也是多吃多喝,吃是最能让我开心的事情,嘴巴是舒服了,身体却受了罪,每次聚完会总忍不住后悔又吃多了,为什么要讲这么多关于吃的,因为最难戒的是我们的欲望,当然有的人不是喜欢吃,而是什么咖啡,茶,还有买衣服,其他的等等,道理都一样,但凡有喜欢的东西,并且有点上瘾了,都需要去看见为什么行为控制不住?就像我们的身体不需要那么多的食物,为什么还是会花钱花时间还有身体成本不断的去做这些事呢?
古人说“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气衰”,如果不及时觉醒,等拿到医院的通知书就来不及了。
故事三:关于合作,最近了解了一款理疗仪器,多次尝试后,觉得对身体理疗很有效果,分享给一个好朋友,她也很喜欢,愿意去帮助很多人得到健康,她身边也有一些小伙伴,对这款仪器也是很有兴趣,其中有一位B女生,在探讨合作方案时有了分歧,我问她,你想做这件事的初心是什么?她说我只想多赚钱,我顿时感觉,她不是我要合作的人,要放在以前,我也不会有太大的感觉,现在我就很清晰的感受到,如果赚钱不是以利他之心出发,这条路也走不远,因为有传统文化的熏习,对很多事情也愈加清晰,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而且对于很多事情也有了预判,如果一些行为不调整,后果是怎样都很清楚,甚至都不用在花时间和精力去踩坑了,因为有老祖宗的智慧加持。
故事讲完了,什么是本?什么是末?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如果本末倒置我们的人生会怎样?
今年过年在老家,门口有一块大的空地,可以随意种自己喜欢的蔬菜,大年三十初一初二都看到有人在地里干活,以前看到会觉得他好辛苦,也不知道休息。今年看到就会觉得他们好幸福,可以种自己喜欢的蔬菜,一天天看着劳动果实长大,心也感觉很喜悦,“福”字可理解为“一”“口”“田”,即一个家里的每个人都有饭吃、有工作做、有学可上,就是福。
人生有一块地,有一套房子,有自己喜欢的工作,有家人相伴足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