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缝灾
师徒们正边走边玩,来到一座险峰嵯峨的山前,玄奘隐隐的感到一丝丝 不安,悟空却大不以为然,杖着艺高人胆大,他用乌巢禅师的《多心经》来安慰师父。劝导别人最好的方法是说到点子上,精神上的强大人不在于他喝了多少的心灵鸡汤,而在于这些鸡汤对于个体是不是真的有营养。
日值的功曹变化了来给悟空报信,说山上的妖怪厉害的很,而且很有来头,具体啥来头他也不知道,只知道这座山叫平顶山,山上的洞叫莲花洞,住着两个魔头。大魔头叫金角大王,二魔头叫银角大王,他们不知从哪里得到玄奘师徒即将到来的消息,特意画影图形,张着大嘴等着开饭吃唐僧肉。
悟空作为最高的军事长官,竟然没有把这件重要的情报放到眼里,傲慢之情无以言表。
刘慈欣在《三体》里有说,弱小和无知从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悟空知道有敌情,并没有高度的重视起来,而是把它作为戏弄八戒的手段,让八戒去巡山,自己则变成一只飞虫,尾随其后监视他戏弄他,回来后还把八戒如何偷懒的行为汇报给领导玄奘,而玄奘并不相信悟空的汇报,理由是“他两个耳朵盖着眼愚拙之人,他会编什么谎”换句话说,玄奘在偏袒八戒,在替八戒开脱。
现实中谎言分四种1)无恶意的谎言 2)有意的谎言 3)恶意的谎言 4)欺骗的谎言,5)隐瞒事情真相。 欺骗的谎言最危险,因为说谎者从个人的利益出发,故意伤害对方或占对方的便宜,说谎的目的是为了报复或从中受益。显然八戒是属于第四种。
玄奘以八戒的相貌为由,替他开脱也是站不住脚的。民间早就有,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老少皆知的话。蒙田在《论相貌》中就有“灵魂放置于什么样的身体,对于灵魂,身体的多种作用,可以使灵魂敏锐,其余的作用则可以使心灵迟钝”我国也有相由心生的说法。
从情节发展的角度来看,八戒被罚再次的巡山,就不敢投机取巧了。他尽职尽责,与也在巡山的银角大王交战,还逞一时之勇,显然,八戒忘记了他是一个侦查兵,有情报是需要他传递的,八戒最终被活捉。
已经武装到牙齿的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手里捏着玄奘师徒的画像,那么问题来了,一路上遇到的妖怪不是死,就是被羁押失去了自由,他们是怎样得到玄奘师徒的画像的呢?“吴老师”在这里买下了伏笔。
和银角大王的争斗中,八戒发起狠来,那怪见他摔耳朵,喷黏涎,舞钉耙,口野里吆吆喝喝的。。。“吴老师”把激战的场面描写成一场喜剧,看后让人倍感愉快放松。
然而,战争真的是如此的轻松码?非也,这场战争,玄奘师徒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兵法《谋攻》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敌方准备的充分,而我方对此事一无所知。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杖,这场战役,真真是一场硬仗。八戒被活捉而且还被放到水泡着里,由于他曾做过天河的总督,只当是洗澡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