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天 问答19-24
“思维经济原则”:认知是生存的一种手段,我们有限的能量不可能用在无限的认知上。
当修为达到了一种程度,面对事态已经习惯性回归物理立场和设计立场的时候,还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运用意向立场。
共识是奢侈品,不是随便你想得到就能得到的。真正的“达成共识”就像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你不可能跟所有的人都有亲密关系
概念是我们认知最重要的工具,一个理论其实是一套概念体系。一个新概念就像一个很有用的工具,有了这个工具,那些仅仅借助于我们自身的能力根本就没法做到,或者做得效率极低的认知活动,一下子就能变得非常简洁。
我们使用很多词,甚至动用很多过去旧有的概念都没办法清晰表达和思考的问题,一下子就变得特别明白,这就是概念的力量。有效的概念是一种有效的认知工具。
化学☞元素周期表 运算☞九九乘法表
文学☞概念
第五十二天 问答25-30
没有成果不意味着你处于中途,反而是有成果并且满足于这种成果才是处于中途镇的状态。所谓“终身学习”,不是把新的思想和观点不停搬进自己的仓库里,而是对自己已有的思想始终保持质疑的状态,保持超越既定状态的姿态和努力。
在行动上轻而易举做到的事情,在逻辑上一旦反向追踪一个前提,就寸步难行了。芝诺悖论的真正原型其实是一种行动上的拖延症。我们要从拖延症走到thought再走到thinking,不断迭代认知,适应新的环境。
question☞problem☞puzzle
Question往往是表述模糊的问题,Problem指的是可以明确界定下来的问题,所以它不仅可以被回答,还可以被解答(罗辑思维)。Problem是要调动你的心智,从不同路径尝试把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是纸面的,而是现实中的问题。(认知方法论)
而最好的问题Puzzle中的问题是非常清晰的,是被良好定义过的问题。创造力的起点,是正确表述问题,是看见矛盾,承认这个矛盾,然后到别处找到方案,解决它的过程。
解决problem需要我们完成一系列任务,而比任务更高的是目标。如果背离目标,那完成的任务就是无效的,甚至是负面的。我们需要有战略思维,谨记问题☞难题☞任务☞目标,战略,就是明确目标,为实现目标获取资源和方法,并且在结果、方式、手段之间保持平衡。
墓志铭就是OKR,人生目标。有此意识,就知道目前状况和目标间的差距,以及如何完成这个目标。写墓志铭是一种提升自己认知的前提性、预设性的方法。
我可以用日记的方式记录认知(已写007,情绪日记,以后可以写一般性总结性日记),也是将自己的认知清晰写出来,将日常的制度化变成习惯,客体化自己的认知、审视自我的一种方法。也可以写论文,写教案。
37%是“动态”的机会成本,选择是在一个时间轴上发生,是不可逆的。任何一个理论都不能是通用一切的,即使是,它也是没有意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