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北京折叠》—丧心病狂的阶层物理隔离

《北京折叠》—丧心病狂的阶层物理隔离

作者: Tina_T | 来源:发表于2016-04-28 15:22 被阅读628次

感受不多,仅就这个用来映射现实的科幻立意发表一下看法。

前阵子偶尔看到一个中国社会阶层的划分,当然是金字塔式的,还有朋友圈向老师也分享了一个关于中国何时才能进入到橄榄形社会的讲座(讲座的报告人研究表明金字塔变橄榄大概在2050年)。由于本人出身卑微,父母都是从农村到县城的第一代移民,我运气好,通过高考能够在京城立足,虽然依然挣扎在金字塔的中下层,也已经心满意足。而且由于基本接触不到塔尖塔脸塔脖子的上流阶层(这话可能不太准确,也许身边有低调的上流阶层我却不知),所以对于阶层这事很迟钝,这样的好处就是不受刺激,虽然生活也有烦恼,但从没为阶层这事烦恼。偶尔和朋友家人聊起社会收入分配不公,最后一般都会以阿Q精神结束:上流社会的人不也和咱们一样吸雾霾,被堵车?不一样生老病死?我以为这就够了。没想到《北京折叠》为上流阶层们或者说上流阶层们自己想出了办法:物理隔离。

《北京折叠》里幻想了一个这样的北京:第一空间只有500万人,天是蓝的,没有雾霾,人是香的,没有工业没有垃圾,那些都被“塞”到第二、三空间了。第二空间属于中产,第三空间最底层,类似黑奴。怎么样物理隔离呢?大地可以翻转,想象一个被分成三份的旋转门,比例为1:2:3。然后把门放倒,旋转的轴是地面。48小时内一二三空间分配比例为3:2:1。该哪个空间“出土”就把哪个空间的人转出来,到时间了再埋进地下,埋在下面的时候是靠催眠气体让人不省人事。第三空间只能在晚上10点到早上6点这个时间段出土,就算出来了也见不到太阳,整个晚上都从事繁重肮脏的体力劳动。

这样,上流社会们就可以摆脱讨厌的拥挤和雾霾了;这样,人和人之间连呼吸的空气都不一样了;这样,底层社会的人连太阳都看不到了,过着真正的暗无天日的日子;这样,连死这个唯一人人平等的事情也不平等了。

我特别想知道:作者这个想法哪里来的?作者搞出这么个丧心病狂,肆意糟践人类文明的城市模式是要干什么?组委会是喜欢看中国的恶梗才会把这样的作品入围吗?

不仅仅上流阶层这么希望,几乎所有的既得利益集团概莫能外。据说美国目前一个主张保护美国人利益打压抑制亚裔移民的总统候选人人气很高,坐上公交车的人谁也不愿意往里挪挪让更多的人上车造成拥挤。问题是阶层细化到什么程度才能平衡,鼓吹阶层固化乃至隔离的人就那么确定自己属于上层吗?既然看到这个基因缺陷文明进化缺陷,就应该摈弃,而不应该推动。

只有批判,无他。

相关文章

  • 《北京折叠》—丧心病狂的阶层物理隔离

    感受不多,仅就这个用来映射现实的科幻立意发表一下看法。 前阵子偶尔看到一个中国社会阶层的划分,当然是金字塔式的,还...

  • 这是一场阴谋

    《北京折叠》里描述,未来的北京将被分成三个相互隔离的空间,分别由三个不同阶层的人群居住。第一空间住着500万权贵精...

  • 读《北京折叠》

    《北京折叠》用科幻的形式讲了北京社会的三个阶层。 老刀所处的底层,秦天所处的中产阶层,依言所处的富人阶层。 这就是...

  • 折叠的北京,固化的阶层

    折叠的北京,固化的阶层 李吉诃德 折叠的北京分为三层空间。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间,500万人口,生存时间是从清晨6点...

  • 北京折叠| 社会与阶层

    这是一本获得了雨果奖的科幻小说, 用科幻的方式讲社会的阶层分裂. 虽说《北京折叠》拿到了科幻界的奥斯卡雨果奖,但这...

  • 《北京折叠》书评

    《北京折叠》以一种魔幻片的视角描绘了北京城未来的生活场景,科技的发达使得人们之间的阶层分化更加明显。空间的折叠实际...

  • 面对阶层社会的到来,普通人能做什么

    因为《折叠北京》,开始意识到:阶层社会的显眼存在。因为《罗辑思维》最近一期的《即将到来的阶层社会》,开始...

  • 从北京折叠看阶层跨越

    新雨果奖的出炉,让中国作品北京折叠进入大众的视野。 这是一部有争议的作品,其争议之处不在科幻,在反应的社会问题上。...

  • 金钱的人生

    金钱,才是打开另外一个世界的钥匙。 如同《北京折叠》般,人生存在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空间,金钱,就是通往上层阶层...

  • 《小别离》:日渐折叠的中国,不敢折叠的叙事

    郝景芳新近获得雨果奖的科幻小说《北京折叠》讲述了一个被阶层割裂的北京,折叠为三个世界,隐喻上流、中产和底层,各个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京折叠》—丧心病狂的阶层物理隔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lh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