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程度上,感知越丰富,时间过得越慢,好像也越幸福。比如——
学生相比职场人,拥有更多对时间的感知。开学、期中考、期末考、寒暑假、毕业……每一个节点都刺激神经,牵动情绪,时间有方向有目的。而职场人的时间是望不到边的海平面,除非亲力亲为升起船帆起航,激起人为的波澜。
北方人相比南方人,拥有更多对季节的感知。领教过冬天的凌厉,看到初春的嫩芽,心里才会生长出欣喜和珍惜。踩过厚厚的落叶,看过光秃秃的枝桠伸向高远而萧索的天,才会在夏天的傍晚留恋一树一树喷涌而出的生命力。而南方人的季节好像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一年四季永远是高亢却一成不变的情绪状态。激昂久了,反而淡了,钝感了。
大年三十回家,一大家子慢悠悠地走在满天的星光下。姨母感叹:“好像年纪越长,时间一年一年,过得越来越快了。怎么都抓不住啊。”我抬头望望星星,它们是多少年前的星星了,稚嫩的星星。
当人不再过着两小时考试就能影响前程的日子时,时间便放任自流了,失去了一种带有方向感的刻度。你知道7月1日只是一个普通的周六而不是心潮澎湃的暑假第一天,你知道明天街上还会有很多人把秋装穿出夏天的余热感而不是明天会下入冬以来最猛烈的一场雪,你托着腮,看着时间从眼皮底下流过,忽然不知道该用怎样的姿势伸手拦住它,让它停一停,分给你一点注意。
是的,该给时间加上一些刻度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