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晚上,无意中看到群里有人发了参加深圳38岁生日征文的链接,请大家点赞。我好奇进去一看,感觉有些写的也不是很好,并没有体现出深圳精神,于是我也试着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赶在10点前投稿,投完稿后要24小时的审核。但我等不及了,因为24日就结束了,只好请亲人帮忙点赞,眼看着别人都2千多个赞了,我追得上人家吗?
23日纠结了一上午,中午还是厚着脸皮把链接发到朋友圈,请朋友们帮忙点赞。曾经我也反感朋友圈的求赞行为,感觉是在消费友情,但现在朋友圈帮忙点赞成了日常行为。学校、老师、作家、作品的选举全靠网络投票,有些每天可以投一票,有些每天可以投5票,有些还能每天连续投20票。参与者只好每天请求亲友投票,感觉太不可思议了,这能反映出真正的水平吗?难道现在都只是考人脉了,真正的评比准则又去哪了?清高的人好像没办法玩下去了,世风如此,唯有随波逐流。
眼看活动24日就要结束了,明明知道每天还可以点赞,实在不好意思再麻烦朋友们点赞了。还好有一百多个赞,不算最差。但跟别人4千多个赞比还是望尘莫及的。25日一天都没收到活动方的信息,26日就要举行颁奖活动了,看来我是没戏了,但重在参与,一切随缘。
25日晚上十点多,我准备早点休息,因为明天6点就要出发珠海一天游了,我拿出手机关掉运行系统时,看到手机有条短信,举办方通知我的作品入围了,邀请我明天下午5点到中心书城现场领取证书,那一刻我太惊喜,太意外了,庆幸生活在一个公平的城市。终于有人欣赏我的作品了,我高兴地把信息拿给儿子看,儿子和老公也替我高兴,一直打击我的老公也终于赞扬了我。
可明天的旅游怎么办?其实我很想去的,难得一车都是熟悉的同事,肯定会很好玩,我也很向往圆明新园的美景。参加活动,可我一个人也不认识呀,会不会太无趣了。但不去参加现场活动,就少了一个证明自己能力的证书,我两边不都想舍弃。弟弟开导我,机会难得,旅游以后还可以再去,而证书不是随便能拿到的。如果我参加珠海欢乐游肯定赶不回深圳领证书,权衡轻重,我只好放弃去珠海旅游。
26日下午我到达现场时,节目马上就开始了,主持人李扬介绍了从深圳各个地方收集到的各种声音,让大家戴上眼罩静静地聆听这个城市的脉搏,我们听帆船出海的声音,小鸟在雨中歌唱的声音,还凌晨婴儿清脆的啼哭声……
李扬最后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能够拿出童真和好奇,就用我们手机里面的录音软件,随时随地的保持记录声音的习惯。做个声音的搜集者,让这个城市能拥有记忆。而不是等到以后我们的孩子只有到农村才能体验到蝉鸣、鸟叫,这代价也太大了。
接着9位摄影师用照片让我们见证了深圳的变迁,代表了深圳的过往。接着介绍9位“深二代”的故事,他们的节奏和色彩非常明快,代表了深圳的未来。最后播放《红树林的鸬鹚》,看着满屏飞翔的鸬鹚,太震撼人心了,原来深圳有这么多鸬鹚生活过。
主持人宣布征文获奖者的名单,很意外,特等奖的点赞数只有个位数,而4位数点赞者有些竟然没有入围。颁奖后是获奖者自我介绍和朗诵,原来他们有些是高管、记者、作家、教师……
入围者代表是来自江西九江的罗雅莉,她昨晚在江西收到信息后就连夜坐飞机赶来深圳,她精神饱满地站在台上大声说:我是一个50岁的年轻人。台下掌声如雷,接着她介绍起自己的励志经历,虽然她已经50岁了,但她身上那种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乐观精神感动了我们。她的故事代表着深圳的进取、拼搏、乐观。
最后是儿童二重唱《我的太阳》、共享生日蛋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