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好作品,看世界,认识自己;品尝世界,活出自己
07.(去)连接是善是爱,切割是恶是隔绝是毁灭4篇·情感主题复盘

07.(去)连接是善是爱,切割是恶是隔绝是毁灭4篇·情感主题复盘

作者: 连明堂 | 来源:发表于2018-01-27 16:48 被阅读62次

情感主题精华版

一、依恋,连接人产生关系。
二、做,你还有机会,如果什么都不做,那什么都不会发生,什么都不会有。
三、对人性的容纳、看见,让情感恢复并增强连接的做法,就是爱。
四、搞好一个关系,就像是搞好了和整个世界的关系。对爱情的信心,就是对整个世界的信心。

展开你的生命,在关系之中。自体的坚韧或虚弱,和关系中的爱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自体都在寻找客体,“我”永远都在寻找“你”、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一切人性呈现在其中,自体的坚韧与虚弱,关系中的爱与恨,是其中2个比较根本性的命题。

1.自恋与依恋6篇·武志红心理学·情感主题一

——依恋,连接人产生关系。

世界很复杂,人性很复杂,简单去理解,就是“我”和“你”。“我”就是包括一个人的身心灵在内的整个内在世界,而“你”就是“我”之外的整个世界。自恋就是停留在“我”的世界里;而依恋就是“我”和“你”之间建立了信任关系,有能量流动在“我”和“你”之间。
依恋的隐喻,是低头。妈妈的先低头,换来了婴儿的低头。

“我”并不希望控制一切,那太孤独了。而是希望,在“我”不能控制的边界之外,有一个善意的“你”存在;可我更惧怕的是,在“我”不能控制的边界只爱,有一个敌意的“它”在那里。

依恋的完成,是确信了外部的世界是善意的“你”;而滞留在自恋中,是外部世界感知为恶意的“它”。同时,依恋意味着,“我”和“你”建立了连接;而自恋意味着,“我”与“它”要切断关系。——连接是善,切割是恶。

01

能力只是自恋的展开,而如果太缺乏关系这个维度,生命仍然会有苍凉感,甚至是致命的孤独感。

依恋的发生是因为自体都在寻找客体,“我”永远都在寻找“你”。如果我对你的渴望得到了积极回应,那这份动力就在我和你之间建立一份链接,我就会表达对你的依恋。
依恋的对立面是自恋,也就是你的生命力都憋在自己体内,对外部世界失去了兴趣。
希望在“我”不能控制的边界之外,有一个善意的“你”存在,这时“我”愿意向“你”低头。

02

外部世界需要有一个人,对她伸开双手说:来吧,欢迎!
需要一个不会报复的人,以滋养出这种感觉:世界准备好接纳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

生命原本的样子就是我们一方面试着独立完成一些事情,另一方面在寻找情感依恋。如果依恋没有形成,该怎么办?
要看破自己重重的心理防御,透过这些复杂的防御,看到自己的初心,也就是我们说过很多次的:“我”永远都在寻找“你”。

03

如果外部世界是充满敌意的,是“它”的世界,那“我”就会倾向于控制一切,并陷入自恋,这是自我保护;如果外部世界是基本善意的,是“你”的世界,那“我”就会放下控制,把“我”交付给“你”,这就是依恋,是信任。

婴儿依恋妈妈,孩子依恋大人,成年情侣依恋彼此,这都是在皈依“你”的世界,这时我们不惧怕失控,甚至是欣然接受失控,因为失控时,我会跌落在“你”善意的大地上,而这时我会发现,自恋的世界何等孤独狭窄,而“我”之外的世界,是何等丰富宽广。
相反,当我们还是陷入严重的自恋与控制时,其实是在惧怕中,因为觉得我不能控制的边界之外,有一个敌意的“它”。因为我们想切断与“它”的链接,所以还会选择封闭,把心关起来。因此我觉得,真的可以说,连接是善,封闭是恶。

我们陷入自恋和控制中,是为了防御外部世界的“它”,然而这时我们还需要看到的是,我们的内在也住着一个“它”。
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敌意感知,与我们自己内心藏着的敌意,程度上很可能是一致的。
当外部世界友好时,生命体会选择繁衍;当外部世界恶劣时,生命体会追求永生,也是彻底的封闭。

04

当“我”不去看“你”时,“我”也就不可能被真正看见了,于是“我”也就处于黑暗中了。——“看见,才得以存在”。
而跟大牛在一起,他能看见自己身上的东西更多,这就是潜移默化近朱者赤吧!

依赖,是自己能做好的事自己不做,希望别人帮自己解决。
依恋,是情感上对另一个人敞开和链接。

2.快意恩仇与纠结6篇·武志红心理学·情感主题二

——去做,你还有机会,如果什么都不做,那什么都不会发生,什么都不会有。

人与人的连接有3种,我爱你,我恨你,我想了解你;它们的对立面就是负爱(不去爱)、负恨(不去恨)、负知识(我掌握了心灵知识,但只是为了彰显自恋;我了解你,只是为了控制你)。

有严重的假自体的人,可以通过爱恨情仇去撕破它。生命是一场赌博,用以投掷的色子是我们的肉身,而在大胆的爱恨情仇中,一个睡着的人会醒过来,一个醒过来的人会活得更丰盛。

为什么要去行动、去创造?因为基于创造而不是掠夺之上的行动,背后是对这个世界的信心,是爱。
畅快爱恨的人,至少有了被看见而被救赎的机会,如果什么都不做,那什么都不会有。

01

真实地活着的对立面,是抽象地活着。真实地活着,是拿自己的血肉之躯和其他真实的存在,特别是人,去碰撞,去感知,去爱恨;抽象地活着,是躲开了肉身,为了防止产生真实的疼痛,让自己躲在头脑的世界里。

如果爱也迟疑,恨也迟疑,总是在纠结中,一个人就会活得非常憋屈难受。

02

过度使用头脑有双重好处:一是增加掌控感,二是减轻内在痛苦。

迟钝的假自体,可以通过快意恩仇去撕破它,大胆地去爱、去恨,让肉身在真实的世界中充分接触和碰撞,当身体活过来时,灵魂也就苏醒了。

——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但每一次选择都是赌博,而且一投掷的骰子,就是我们的肉身。骰子肉身这个骰子的时候,轻一点,就可以风险少一些,疼痛少一些,但意义没了;重一点,意义会有,爱恨情仇也都有,风险太大,疼痛也太重。

肉身会有疼痛,也会有欢乐。肉身和真实世界的丰富接触中,一个睡着的人会醒来,一个醒着的人会活得更丰盛。当沉浸在头脑的抽象世界中时,这些就都不会有。

03

负爱,就是憋着爱,负恨就是憋着恨,而与之相反的就是大胆去爱、大胆去恨。并且你会发现,能够畅快去爱去恨的人,容易带着“祸害”感。放在男人身上,就是人们常说的“霸道总裁”了。

——如果一个人只是能大胆去爱,而不能大胆去恨的话,他的爱容易显得有些单薄,还容易像是傻傻的痴情人,而容易在恋爱中处于弱势位置。灭掉了很多大人,因此也像是失去了力量。

那个清白无辜的好人,不仅失去力量,最终也被人爱。
“在你面前我很好,所以我就爱上你了”。在你面前,我觉得自己又好又有用,这种感觉我很喜欢,于是我就爱上和你在一起的感觉了。

你后悔曾经轰轰烈烈的爱吗?大家的回答大多是,身处其中时,会后悔,但年龄越大,越是不会后悔。还有很多人回答说,真正后悔的是曾经有非常心动的人,但当时没有好好去爱。

我们是出于对失去的恐惧,而不敢去爱。爱得那么深,再失去就太痛了,然而等你真正了解一个人后,这在心灵上是一种非常真实的拥有,不会失去,你的心灵会因此变得更加饱满乃至圆满。

了解,既是拥有。

04

“让你我的恩怨就像一盘棋保留在那”。只是停在这儿,不再前进一步,结果纵然“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可一次次重逢,硬是没把爱活出来。
——一次次重逢,一次次错过。

对感情的信心,就是对整个世界的信心。

3.关系中允许表达爱,更允许表达恨 爱与恨5篇·武志红心理学·情感主题三

——对人性的容纳、看见,让情感恢复并增强连接的做法,就是爱。

容纳,意味着有容易和被容物,容纳是把事物变得可以忍受。
爱的过程:
由不可感知,
到被容纳,变成梦与想梦一样的思维,
再被容纳,变成了预想,
再被容纳,变成了前概念,
再被容纳,变成了科学演绎系统,
再被容纳,变成了代数公式。

01

对人性的容纳、看见,让情感恢复并增强连接的做法,就是爱。
爱发生的核心,通过容纳,增进理解,也就是看见,从而增进连接。
恨,就是通过排斥、否认,从而切断连接。

02

恨是因为容纳、看见、连接失败而导致的。

每个人作为一个能量体,都在不断地向外界发出各种动力,而每一个动力在关系中被接住时,就意味着连接发生了,这个动力就会变成好的动力,如热情、创造力和爱。
当一个动力在关系中没有被接住时,这一次连接的努力就失败了,这个动力就会变成坏的动力,或者叫黑色生命力,如冷酷、毁灭与恨。
黑色生命力有2个表达方式,一个是向内,一个是向外,向外就会构成破坏力,而向内时就会构成对自己的攻击,这也是抑郁的源头。
可简化成,生命力本来只有一种,而当在关系中被看见时,就会变成爱;而当没有被看见时,就会变成恨。
——敢表达恨意的人,就有了机会获得救赎。

03

毁灭欲也就是恨意,都是原始生命力想构建连接却失败后的产物。

04

我们不能表达恨意,既有想做好人的原因,也有一个我们难以面对的真实原因,那就是我们太软弱,担心自己力量不够,担心表达了恨意,不仅没有被包容,反而被报复了,而且报复的人力量远远强过我们,我们立即就被摧毁了。

真实的现实是,成年人之间谁也不容易被摧毁,而当别人感知到你是一个“不好惹”的人,你反而容易得到尊重,也容易收获好的关系。

“对人性的容纳、看见,让情感回复并增强连接的做法,就是爱。”这句话让我明白了应该如何去毒化,并且返回给对方。只是我自己有时候接到对方扔来的情绪,我自己会先愤怒起来,并且变本加厉地扔回去,我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容器呢?
首先,我们要承认自己的真实。如果自己的器量小,就承认它,承认就是对自己容量小这个事实的容纳;如果发现自己是传递焦虑的那个,而对方又能化解自己的焦虑,那就尊重这个事实,尊重也是容纳;如果发现自己报复性强,那也承认它。
不是拿心理学的道理去要求自己,而是看看心理学的道理能否帮助你去理解自己和他人,我觉得理解更容易带来更好的做法,而强行要求,常常不会有什么结果。

表达恨,就是对那个引起你恨意的人去合理地表达。

恨意“我恨你”,而抱怨是“你伤害了我,你错了”。恨意是直接表达攻击性,这时自己很容易丧失道德优势,而抱怨是非要说对方错了,所以在攻击对方时还试图占据道德高地。

4.最难面对的平实之物5篇·武志红心理学·情感主题四

——搞好一个关系,就像是搞好了和整个世界的关系。对爱情的信心,就是对整个世界的信心。

最难面对的,是那些平实之事;最难活出的,也是那些平实之物。
最难面对的平实之事,是自体的虚弱,和关系中的恨;最难活出的平实之事,是自体的坚韧,和关系中的爱。

我们把自体的虚弱和恨意视为“毒”,视为坏东西,恨不得从自己身上切割掉,这么做会使我们变得更虚弱。

任何一个“你”,我么都可以视为像是整个世界。所以在任何一个值得的关系中,充分地深入去爱去恨去了解,都是一种很根本性的事情.
真的爱上一个人,就是爱上整个世界。对爱情的信心,就是对整个世界的信心。

01

人们容易接受身体的虚弱,难以接受心灵的虚弱。因为我们把身体视为了“我”之外的东西,而心灵就是“我”,“我”是虚弱差劲的,会有羞耻感。

和自体的虚弱相对应的,并非是自体的强大,而是自体的坚韧。
当我们追求强大时,常常就是为了逃避自我虚弱感。自体的坚韧就是,强也可以,弱也可以,不管强的感觉和弱的感觉如何侵袭镜子,自己都有一个基本的感觉,那就是“我能行,我能基本掌控我的人生”,即便当我彻底不能掌控我的人生时,我仍然知道失控背后并非死亡,并非深渊,而是有一个值得信任的力量,或者是自己的,或者是自己之外的。

缺乏坚韧时,我们需要去面对自体的虚弱,不然容易有各种自我欺骗。例如,我们会把软弱当做善良,因为对自己说“我很善良所以受伤”时,要比意识到“我很虚弱所以别欺负”,更容易面对。前者会保留住“我很好”的自我良好感,而后者会让人觉得“我不够好”。
当自体太虚弱时,一个人会根本没法面对这个事实,于是需要把“我不好”这个信息投射到外部世界,变成“你不好”。

和自体的虚弱相对应的是自体的坚韧。自体的坚韧就是强也可以,弱也可以,不敢强弱的感觉如何侵袭自己,都有一个基本的感觉,那就是“我能行,我能基本掌控我的人生”。
所谓自体的坚韧,就是说不管强弱的感觉如何侵袭自己,都能认为“我能行”。

02

当生命力能在自体和客体之间被容纳、被看见并建立连接时,这就是爱意。
不要惧怕表达生命力,不要惧怕表达恨意,关键是不要把恨意变成破坏性行为,这样孤独失连的恨意就是黑色生命力,就可以因为被容纳,而转化成热情、创造力,也就是白色生命力。

如果恨占了主导,自体的强大与虚弱就非常重要。爱占主导的关系,自体的强大与虚弱就不那么重要,孤独失连的恨意可以因为被容纳、被看见并建立连接而转化成爱意。
在恨占主导的行为中,就藏着毁灭的可能。我强大,就可以免于被你毁灭,甚至转而去毁灭你;我弱小,就可能会被你毁灭。
自体虚弱感会带来羞耻与恐惧,恐惧是害怕被毁灭,而羞耻是希望自己强大却做不到。婴儿本来想象自己是全能的,结果发现自己事实上是虚弱的,这种对比和落差会带来巨大的羞耻感。
2种自恋:我是对的,我比你强。我比你强,是为了追求自体的强大;我是对的,是为了避免关系中的恨意。

03

所谓黑色生命力,我觉得就是“恨意”。

思维是靠不住的,别过度使用思维,投身与真实世界,用肉身和这个世界碰触摩擦,并展开自己的生命。

我们怎么看待别人,其实都是把自己的内在投射到了别人身上。特别是我们会把自己的“坏”投射给别人。实际上,看别人的坏时,也许真的是我不想看到的自己的坏。

当能直面自己心中汹涌的恨意时,这些恨意就逐渐被照亮了;当能直面自体自体的虚弱时,会更有勇气和力量去面对复杂的现实世界。

04

任何一个关系,都藏着整个人性,全然搞好一个关系,就像是搞好了和整个世界的关系。

虽然恨意的表达一再成功,可以锤炼一个人的韧劲,但最好的韧劲是来自于爱。恨意环境下的韧劲,是这种感觉“无论如何,我相信我都能活下来”,而爱意环境下的韧劲,是另一种感觉“我活着是有意义的”。

心底突然冒出了一句话:告诉自己,我可以按着自己的意愿来活着!
没有终极答案,只有当下的权衡。爱也不是最终的答案,世界本来不就是充满爱的吗?

相关文章

  • 07.(去)连接是善是爱,切割是恶是隔绝是毁灭4篇·情感主题复盘

    情感主题精华版 一、依恋,连接人产生关系。二、做,你还有机会,如果什么都不做,那什么都不会发生,什么都不会有。三、...

  • 6月2日 复盘行动DAY36 心得

    一、复盘内容 情感08: 爱是容纳、看见与连接;情感09:恨是拒绝、否认与切割;情感10: 让恨流动;加餐:给毁灭...

  • 连接是善,封闭是恶(745)

    1,好邻居 上周六我可能火气太大,腰闪了,隔壁的邻居来串门的时候,发现了我的症状后,立马帮我解决。 我隔壁邻居是一...

  • 人性是善是恶?

    最近听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专栏收获了一些颠覆性的认知,尤其是对于人生的无常和人性的善恶方面。 佛家说人生就是无常,什么...

  • 是善,是恶,是黑,是白

    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什么? 1+1=2,人之初,性本善,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首都...

  •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做事合乎道理就是善,悖乎道理就是恶;把事做好就是善,把事做坏就是恶;存心公就是善,存心私就是恶...

  • 人之初,是善是恶?

    今天忽然想到学校时曾与人争论人性善恶,清楚地记得我当时的回答是说:人之初,性本恶。人生性就是恶的,之所以没有犯下恶...

  •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从一个成语说起。 损人利己的事人人厌恶,如果一个人做了件损人利己的事,我们可以把这件事定性为恶。 如果他做了一件损...

  • 链接是善 封闭是恶

    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应潼潼要求和孩子们去看一部《雪人奇缘》。 影院的空调很冷,爆米花很香,昨晚作了一夜的梦,在精神...

  •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人之初,性本善,人真的一出生就是善良的吗? 人之初性本恶是荀子说的。 荀子论述“人性本恶”,相对孟子的“人性本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7.(去)连接是善是爱,切割是恶是隔绝是毁灭4篇·情感主题复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wn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