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nivad | 来源:发表于2018-02-07 21:19 被阅读0次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大千世界,人人都是匆匆过客,无一幸免。想到这里颇为伤感,每个人最后都会被人遗忘。即使是这样,很多人仍在努力奋斗,过好自己的一生。我想记录下这些我所遇到过的,努力奋斗,个性十足的过客。


照片视频可以再现当时的场景,却无法记录当时的情感,只能凭着仅存的记忆或者合理的推断,勉强想起当时的所思所感。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机会给别人照一张照片,假如在课堂上突然掏出手机拍照,怕不是会收到纪律处分,手机也会身首异处。然而更多时候,往往当我把一切都准备好的时候,那个美好的瞬间已经不在了。

最开始想学速写,是因为有天美术课一个美术生把她的同桌画了下来,并签上名送给她的同桌。那时我敬佩不已,自己当初喜欢一个女生,想给她画下来,但是由于当初没怎么学美术,完全画不出来,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美术。但是自己的时间实在是有限,学习计划似乎已经被排满了,于是就此作罢。

后来在阅读中逐渐体会到,刻画人物不止有照下来、画下来,还可以写下来,这种方式甚至比前几者更好。

读一些名家的传记类文章,可以更多的感受到传主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倘若作家们只是把想记录的人的照片一张张码在我们的眼前,我们大概只能知道这人什么样子,最多知道他干过什么事情而已。

出色的文章可以流传很久很广,也易于保存。而优秀的照片,顶多出现在几本历史书上罢了,倘若只是像我们大多数人的随手一拍,怕不是几年之后便会丢失了。

所以,对于我来说成本低廉,效果不错的方式,大概是写作了吧。


最开始想给教过自己的老师写小传,因为他们实在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个人都有感染我的品质特点,总想给他们记录下来,也算达自己的敬意。

到后来,自己慢慢接触了不同的人,很多人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路边自食其力修鞋的大爷、脾气古怪的图书馆管理员、学校里帮助我的保洁大妈等等,我也想把他们记录下来。

记录身边的人物,算是纪念这个人曾经来过。大人物自有专人来写,专人纪念,那我和我小人物的任务,就由我来记录吧。即使多少年后,我和文章都不在了,但是我在的时候,文章写出来了,也算是不留遗憾,完成任务了。

另外,也当做是一个锻炼刻画人物形象的文笔训练,为将来写小说积累人物素材。

相关文章

  • 读书偏爱读序,以为是全书纲要,不可不读。 序也分很多种,小说的序,散文的序,诗歌的序;科学的序,技术的序,理论的序...

  • 树的遍历,golang实现

    先序,递归 中序,递归 后序,递归 先序,非递归 中序,非递归 后序,非递归 层序遍历

  • 唐代薛稷临摹定武本《兰亭序》

    《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撰写。其文...

  • 护林员笔记24:序序长了小辫子

    序序长了小辫子 2021-12-18 序序头上长了三根小辫子,小拇指粗细,朝天撅着。 序序是个男生。 上课进行中。...

  • 百日随笔(目录)

    序-----------------------------------------------1 友人序----...

  • 树的遍历总结

    树的节点: 先序:12467835先序走的 /_ 形状 中序:47682135中序走 /\ 形状 后序:78642...

  • 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后序非递归遍历

    先序 中序 后序

  • 你不知道的王羲之,《兰亭集序》暗藏军事机密

    众所周知,《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

  • 序之序

    时间是否有过开始,想必是只有结束那才会知道。也想找个说事的开头,攸攸恍惚间还绕启这年头,不过是随便的说头。 得安他...

  • 二叉树的遍历算法

    递归版本 先序遍历: 中序遍历: 后序遍历: 非递归版本 先序遍历: 中序遍历: 后序遍历: 层次遍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aa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