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着徐霞客的“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诗句,舍弃了五岳,开始了游黄山的计划。黄山十二月到二月是淡季,我们二月初去,不见平时旺季是什么情形,单今天就足以称得上人山人海。

凌晨四点多,就听见宾馆里有人开始走动了,我们五点多起床,简单收拾一下就出发了。最怕的是坐环山旅游公交,那山路真叫十八弯,一路的弯弯绕绕,九十度、一百八十度的转弯比比皆是。娴熟的司机开着车带着我们不时地漂移着,晕车!晕车!幸亏路程不远,就到了山门。先是两千多米的索道,本来是不害怕的,但奇葩的是我居然连索道也晕,真真地坐失了在风中翱翔的欢乐。一个晕两个也晕,让我兴致大减,自从晕过云台山的环山路后,我发誓再也不尝试这样的旅游了。事隔多年,真的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可这疼偏偏又在黄山不期而遇了。

但踏上山路我便心情大好。山是花岗岩,山风大极了,仿佛一个不小心,就能把人卷进这云山雾海的仙境,去做了神仙。先是奔着迎客松而来,可来了才发现居然还有送客松。一样天然的艺术造型,一样的岩石缝隙里生长,突然意识到黄山的迎客松不仅仅是那特定的一棵,漫山遍野的松树都身子妖娆地立在岩石上迎接着每一个慕名而来的访客。松是黄山的奇松,奇松是漫山的景致,不只限于哪一棵了。怪石也如此,无论站在哪里,看对面的山即是一幅绝美的水墨画。这满山的花岗岩淡化了黄山的雄壮,倒把它的静美柔和发挥到了极致,连名字也充满了诗意。印象最深的是莲蕊峰,样子像极了一朵含苞欲放的莲花,旁边有一块貌似孔雀头的石头,就取名叫“孔雀戏莲花”。再旁边的一块叫“龟兔赛跑”,看起来还真有那么个意思。没爬上天都峰,这些山峰也别有一番景致为我们弥补缺憾,诉说着黄山怪石的魅力。

最美的还是历尽艰辛穿越人海登上了光明顶。不仅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山风呼啸在耳畔,吹乱了头发,衣衫飘飘,伫立远望,还真有武林高手轻功跃山巅的感觉。迎风长啸,想引来张无忌一睹其侠客风采,无忌沉默,引得众人纷纷戏谑:“我们登上光明顶,寻不得张无忌,索性就都做了这明教教主吧!” 爬了这么久,登上高峰,就都变成高手了,一阵戏笑,飘去了来时的疲累。

黄山的松生命力顽强,黄山的人更是坚韧。山路窄狭而陡峭,游客们大都买来拐杖拄着走,刚开始上山便看见了两个挑山工,挑着大大的包裹从山顶下来,一路的艰辛可想而知。再往前走,遇见两人抬轿子,有的老人或孩子爬不了山,就坐在这简单的轿里由山民们抬上山去。想到我们拄着拐杖轻装上山还气喘吁吁腿脚发软,真的佩服他们的体力和意志,靠力气吃饭,我觉得再昂贵的价格也不过分。

在我看来,正如导游所说:“黄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一个山系。”奇松不止一棵松,怪石不止一座峰,诸多温泉,漫山云海,哪怕极微小一处,极卑微一株,都尽力释放着黄山的美,让人流连于仙境,忘情于巅峰,去一饱眼福,恣意赞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