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语堂的小说《京华烟云》和《红牡丹》中,两位主人公都是年轻女性,但两者的个性截然不同。
《京华烟云》,描述了从清朝灭亡到民国时期,北平曾、姚和牛三大家族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漂亮能干的姚木兰因形势所迫,嫁给了并非真爱的曾新亚,其实她更衷情于年轻有为的孔立夫。虽然丈夫并非自己的挚爱,但姚木兰坚守本分,勤俭持家,将爱情隐秘在心灵深处。这位大家闺秀,在婚姻出现危机时,以超人的智识维护自己的家庭。姚木兰的身上,折射出中国知识女性的大气、坚韧与隐忍。

《红牡丹》描述了清末新女性梁牡丹勇于追求爱情、但在当时是惊世骇俗、离经叛道的故事。杭州富家女,才貌双全,年纪轻轻就守了寡,但她无所顾忌,随性而为,听从内心的召唤,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演绎了几重浪漫且荡人心魄的爱情故事,但最终走的仍是姚木兰的路线。
两篇著作,都一定程度上呈现了中国社会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在旧社会中,爱情与婚姻往往无法融为一体。婚姻,预示着家族的外貌、财富和社会地位的匹配,即原生家庭的门当户对。而爱情是两个灵魂的相互认可和融合,刻骨铭心的爱情是生活的奢侈品,那只是平淡日子中的妄想,是波澜不惊生活下的暗流,是深夜独思时的慰藉。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好比工作与业余爱好。工作是安身立命的依托,纵有层层枷锁,不敢轻易摒弃。而业余爱好,只能在空暇时,躲进小屋,寻求短暂的休憩和心情的安慰,让躁动的心稍稍平息。或许能让平静的水流增添些许美丽的浪花。
从林语堂的小说,可以猜想,他的婚姻可能也属于姚木兰与曾新亚一类,姚木兰与孔立夫的爱情好像林语堂最初的爱情。但是,同一屋檐下的两位“合伙人”仍能和睦相处,相敬如宾,即便缺乏心灵的合拍。
中国的家庭,相当一部分属于这种状况,虽不是挚爱,但能相互关心,能完成大自然赋予你的本能。这个世界,婚姻与爱情完全统一的家庭占的比例不是很多。有些男人为了事业上得到提拔协助,而一些女人为了虚荣财富,不得不走入周围人都看好而自己有些勉强的牢笼。对于一些男人来说,事业高于爱情,事业的成功或官场上的飞黄腾达胜过儿女情长。他们之间相互攀比的不是找到红颜知己,而且有没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或财富。这种外表的光环久而久之蒙蔽了自己的初心。
这些男人的背后,往往有女人的辅佐。女人相夫教子,照顾老人,管理好家庭的方方面面,让男人在外拼博毫无后顾之忧。这种女性,正如《京华烟云》里印姚木兰,知书达礼,精明能干,游刃有余,顾全大局,能适当处理好家庭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这种“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女子,俗话说“旺夫女”,正是众多男子所渴求的“半边天”。
然而,《红牡丹》里的梁牡丹,几乎国色天香,妖娆迷人,为男人所吸引,魂牵梦绕。然而,如果娶其为妻,男人会忘而却步,甚至逃之夭夭,如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中,美丽的主人公艾玛的两个情人。艾玛不满足与丈夫过得单调平庸的生活,发生两次婚外情,但因虚荣,消费过度,无法还债,被迫服药自尽。但牡丹的结局幸运得多,最终走上正常的婚姻。
姚木兰与红牡丹,个性迥异的两种女性,您更喜欢哪一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