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欣赏古琴的正确姿势

论欣赏古琴的正确姿势

作者: 中艺琴社古筝古琴_白妍 | 来源:发表于2016-07-18 22:30 被阅读547次

最近和许多朋友聊天,

羡慕白手起家之外,

同时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疑问,

那就是如何欣赏古琴?

依个人拙见,

除了个人的文化基底,

其实不管什么乐器奏乐,都要靠脑洞。

大部分人听不出感觉,

主要原因是古曲的旋律有点像流水账,

直接描绘的一个时间线的情绪或场景,

不同于现代音乐大篇幅重复和明显的段落感。

再有古曲没有规定明确的节奏,

演奏者理解不同会有些许区别,

因此初听古琴曲首先还是要了解大致内容。

聊了这么多,

来听听知乎大神是如何答疑解惑的吧,

前面这段就当抛砖引入啦~


人生自是有琴痴

1. 多听

多听方能知味,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个道理。不仅是同一位琴家的同一首曲子反复听,还要同一首曲子找不同琴家的版本听,我这么做收益颇丰。

就《流水》而言,吕培元先生的琴的泛音好清亮~ 先生的七十二滚拂磅礴大气而又不失平和方正,从曲子里可以一窥老先生的心境与胸怀。

李祥霆先生的流水则汹涌湍急,七十二滚拂到急流处忍不住屏住呼吸了有木有,这才是有胸有大江大河的人弹出的气魄有木有!

2. 多弹

练琴是一个很奇妙的过程,有的曲子弹了一百遍,仍不得要领,那很烦很困扰的,但是,总会有一个时刻,也许是一阵微风,也许是一片秋叶,你就突然了悟了,知晓了,懂得了,那种豁然开朗 的快感是别人无法体会的。多多练习吧骚年,你会懂的。

梅迪

听琴曲有个坎儿得过,坎儿就是如何进入文人语境。进入的方法说来简单,一半在亲弹,一半在琴之外。

亲弹可以最直观的了解作曲者意图和旋律的内在联系,如果能碰上个好老师帮你理清乐理思路,琴曲便能听出趣味了,有些乍听平淡的曲子,实则跌宕的很。

琴外功夫便是多看多听多读。看书画,了解文人的审美趣味所在,琴与书画通,书中看留白,琴中听吟挠分寸。读中哲,儒家道家佛理,理顺中国的文人思想脉络,这样才能了解琴曲的“淡”究竟是什么滋味儿。尤其佛曲道曲,普安咒有人觉得大好,有人觉得昏昏欲睡,皆在对曲子内涵领悟的不同;再者多听琴家们的演奏,古琴老八张的那些琴家弹得都十分了得。

琴本身属于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今天将其单独抽离欣赏,往往不得味。音乐而言我们自小接受的是西方乐理(儿歌,流行乐,建国后的民乐),中西体系不同(但古典乐与琴曲通),初听时感觉隔阂是自然。不过西方古典乐的节奏从规律到散拍,从有旋律到“凌乱”,这一点又和琴曲相投。古人玩音乐玩的很精深,窥探琴谱,时常赞叹先人谱曲之精妙。可惜以前没有艺术家之称,如果有记录的话,必会看到中国古代曾出现过无数个莫扎特巴赫。


李逍遥

对于音乐的审美过程,特别是纯音乐的审美、欣赏,我一直相信,自己亲自演奏、实践,是让人领略其美感的最直接方法。当然,并不是说一定要去演奏,但了解其技法是有必要的,初听者可以看一些琴学大家演奏时的视频。

要去看视频。光听曲,初闻者,对曲意的理解、对其中情感的感知,都较有限。以我个人的经验,在学习一段时间的古琴之后,听曲之时,所能感受到的东西更多了,先前平淡无奇的曲子,也渐渐有了趣味。是欣赏水平提高了吗?恐怕不是。学琴之前,我已听琴曲很久,但从未有此类感受。

究其原因,应当是在听曲的时候,循其声,得其力。这个力量,直接来源于动作,动作,直接引发感情。

然而你若不知如何演奏、或大致如何演奏,则无法得到这一层的感受,或说是享受。你所听到的那些滑音、吟猱、绰、注之音,那些如同空谷回响一般的乐音,说实话,对于一般人,很难理解其中意味。

这就是审美主体对于审美对象「模拟」,这是一种想象,基于乐音、乐曲的「逆推」,而这些想象的基础,就是其技法、视觉观赏之经验。

相关文章

  • 论欣赏古琴的正确姿势

    最近和许多朋友聊天, 羡慕白手起家之外, 同时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疑问, 那就是如何欣赏古琴? 依个人拙见, 除了个人...

  • 论“正确姿势”

    001 社群与课程的正确姿势 知识焦虑的时期,知识付费的时期,线上线下很多课程如雨后春笋般持续,而社群同样是标配!...

  • 论坐牢的正确姿势

    如果世界足够完美,没有人想去坐牢,而冷酷无情的现实是,每个人都有坐牢的可能性。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男主安迪·迪...

  • 论开会的正确姿势

    在互联网公司,听过或参与过各种不同的会议,如周例会,需求讨论/评审会,技术讨论/评审会,项目总结等等,如何开一个有...

  • 论走路的正确姿势

    这两天太冷,感觉额头都要被冻掉了,今天终于把帽子找出来了,带上后保暖效果非常好,以至于我忍不住想,到底是今天温度...

  • 论分享的正确姿势

    “有好东西就要分享”,这是我们一直以来都有的一种“利他”想法,是一种美德。在我们的朋友圈或者群里,都随时可见分享的...

  • 论掉层的正确姿势

    2018年9月6日觉察日记尚军伟9号 关于健康层级,大家熟知的套路是——层级不怕掉,而是怕卡;带着觉知的掉层,回来...

  • 论善待自己的正确姿势

    不知哪一天,发现善待自己的话语突然流行起来。 看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 昨天、前天、大前天,似乎还流行“爱拼才会赢...

  • 论韭菜的正确生长“姿势”

    长文慎入~ 这两天在学车的间隙慢慢看完了B站知名主播lip湿胸的《给投资新手的极简开车论》?~咳咳,是《给投资新...

  • 论作家的正确打开姿势

    日更666-3 王朔和刘震云都是青年作家的时候,搞笔会,他们坐船去三峡。 刘震云:(第一天见到王朔)王朔老师,你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欣赏古琴的正确姿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hm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