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云《十堂作文课》告诉我们如何改稿:
把自己的原稿读上三遍,然后改上三遍!第一遍默读,主要修改文章的内容:中心思想明确吗?内容与题目相符吗?有没有太啰唆或者不够具体的地方要进行删除或补写? 第二遍也默读,主要修改文章的句子:语句通顺吗?词语搭配准确吗? 第三遍是轻声读,主要任务是:标点符号用得对吗?字有写错的吗?把所有细小的毛病尽可能挑出来——修改。
不够具体是指写作内容干巴巴,这是初学写作都会遇到的问题:
常常用抽象的、概括性的话来代替具体的描述,结果导致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写不具体的主要原因是不善于进行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小而又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情态、语言等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为文章的主题服务。
书中举了下面的例子:
爸爸很节约,不肯把钱花在自己身上。即使抽烟,他也是抽低档的。
修改之后内容具体,文章有血有肉了:
爸爸不肯把钱花在自己身上。他总是说:“我唯一浪费的,就是每天要抽一包烟。”可是,即使抽烟,他也是抽价格不到一元的烟。有一次,家里来了一位客人,爸爸用云烟招待,我突然记起,那包云烟还是上个月叔叔送给他的呢!客人走了,爸爸收起云烟时自言自语说:“还有8支。留着,还可以招待一次客人。”突然,他又转身,一把拉住我:“你长大了,决不要抽烟!答应我——”我努力地朝爸爸点着头。
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是一位不知疲倦的“文字劳动者”。他毕生精雕细刻着每一件作品,一滴一滴地耗尽心血。
写作要精心推敲语言。福楼拜说:“我们无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说明它,只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只有一个动词;要区别它的性质,只有一个形容词。我们必须不断地推敲,直到获得这个名词、动词、形容词为止。不能老是满足于差不多,不能逃避困难,用类似的语句去敷衍了事。”福楼拜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写作时,总是不厌其烦地锤炼语言,直到满意为止。有一天,莫泊桑带着一篇新作去请教福楼拜。他看到福楼拜桌上放着厚厚一摞文稿,翻开一看,却见每页上都只写了一行,其余九行都是空白。莫泊桑不解地问:“先生,您这样写,不是太浪费稿纸了吗?”福楼拜笑了笑,说:“亲爱的,我早已养成了这种习惯,一张十行的稿纸上,只写第一行,其他九行是留着修改用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就可以窥见福楼拜严谨的写作态度。“文章不厌改,多改出华章。”他要通过反复修改去润色语言,使语言鲜活起来,形象起来,丰满起来。
所以,要写出一篇好文章,需要进行反复修改,精雕细琢,方能创作出佳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