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段来自《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拆书家@Jean Fu。
![]()
R·阅读原文片段
Judith. S. Beck 《认知行为疗法:基础与应用》,159页
自动思维可以通过它们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来评估。最常见的自动思维类型是即使客观证据与之相反,但在某种程度上,思维是被歪曲的。
第二种类型,是自动思维是准确的,但形成的结论可能是歪曲的。例如,“我没有做我承诺他的事情”是一个适当的思维,但是结论“我是个坏人”却并不适当。”
……评估自动思维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并做出适当的回应,一般都会使情绪发生积极的转变。
I·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们的负面思维,有可能是完全符合现实,有可能100%不符现实,有可能含有一小部分的现实,剩下一部分是扭曲的。扭转负面思维,单单强调“看得积极点”不一定足够有力,所以你还需要客观的逻辑工具。比如,从这两个方面对你的负面思维进行评估:
(1)看看这个思维本身是否全面囊括了所有客观证据。
(2)看看这个思维的推论是否正确。
A·学习者拆为己用
找一个场景,分析那个场景引发你产生怎样负面思维,从思维本身,还有推论是否占得住脚这两个方面,对你的负面思维进行评估。
举例:
场景是我的病人建议我下次咨询的时候控制在1小时以内,因为她之后还有其他安排。当时,我产生的负面思维是:
a. “她一定觉得这个咨询体验不好”
b. “她对时间不满意,我真是个失败的咨询师”
c. “完了,她下次不会再来了,我的教授和同学都要笑我了”。
对此,我的评估是:
a思维,证据不全面。其实她很享受咨询时间,也探究到很有价值的东西。
b思维,推论不正确。决定我失败与否的有太多的因素,时间控制的确是我的弱项,但是我的强项是建立联结、并帮来访者探究内心,发现她之前没看到的东西。这些都是咨询师的核心素质。我不是失败的咨询师。
C思维,推论不正确。
我的拆为己用:
最近,总部派过来一个人全面接手了之前手中的工作,并以某件事件为借口将上个月的绩效全部扣除,于是负面情绪产生了:
(1)这个结果是有某些品行不端的管理人员颠倒是非,且全面否定了过去五个月我的工作成果,我非常愤慨。
(2)至于集团总部提到的事件并不是我个人的错误,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其部门主管领导。
(3)做好人没好下场,被人背后捅了刀子。
对此,我的评估是:
(1)领导直接说明派遣人员接手工作是在于需要借助该人私人关系处理目前公司面临的各项问题,更便于沟通和协调,暂时退一步没有什么不好,说明工作关系处理有短板,人际管理出了问题。
(2)所提及的事项客观上使有一部分我个人疏忽间接导致的,所以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以此为戒即可。
(3)职场不是乌托邦,下次不要再做“东郭先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