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前天晚上高烧不退,我们赶紧带孩子到儿童医院就医,因为它正规而且设施齐全,当称的上儿科的龙头老大。
今年冬天下雪少,天气相对去年很暖和,可谓暖冬。恰恰正因为如此,小孩生病的特别多,尤其是高烧咳嗽的。医院里人山人海,小孩的哭声,闹声夹杂着家长的争吵声,医院里总是上演着箭拔弓张的场景。
我们早晨七点出发,不到八点就到了,医院的停车位已经基本满了,等找好停车位,马上排队挂号,然后在专家门诊外面等候,真的是漫长的等待,特别对于孩子发高烧的家长来说。
人超级多,家长们都显得焦虑不安。有的孩子烧到快四十度,家长急得不得了,但是挂专家号的人特别多,排队等候的人更多,中间还有关系户插队,很多家长都不满意开始吵起来:谁家的孩子都是宝贝疙瘩,凭什么别人排队,他就能插队?
医生确实也不容易,从早晨八点半坐下那一刻,门都没出,水也顾不上喝一口,厕所也来不及上,一个劲的看病,因为患者都是小孩更是慎之又慎,说的话更少,基本流程就是先让缴费,再做各项检查,等出结果后再确定。血常规还好十分钟就出结果,血清分析就要第二天的下午两点才能拿到。
儿子第一天打完针,高烧不退,甚至彪升上四十度,第二天把情况告诉了医生,医生还是坚持说出了结果再诊断,只是又开了口服的药,依然安排打昨天的点滴。孩子已经发烧一天一夜,但是医生不换药,主治医生的助手是个实习的医生,居然告诉我那你就给他吃布洛芬降温啊,但是布洛芬只是属于几个小时起作用,过后还是会发烧,我来医院打点滴肯定是为了退烧,结果打完点滴后,烧没退反而升的更高,你让我吃布洛芬。
等到最终结果出来时候化验单显示EB病毒抗体阳性,很明显是病毒性的,医生面无表情就说了个病毒性的,如果还想找我看,明天下午过来挂我的号!
我更着急了,问医生现在打完点滴还是39度多一点没退,如果今天晚上再烧起来怎么办??医生说那就吃退热的药,发热她也没办法。我急的团团转,医生这样的态度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矛盾,医生还说家长有点素质好不好?自己还没来得及吃饭,这是逼她们,我说你们规定的这个时间过来看结果进行诊断,结果再让等一个小时,孩子烧的着火一般,能不着急吗?而且化验单医生已经拿在手里了,就不能先给孩子看一下吗?
我们几个家长在等候区等待的时候也讨论这个问题,确实家长都很着急,搁谁身上都一样,孩子高烧不退如果影响了大脑怎么办?医生也说自己饿了还没来得及吃饭要赶紧吃饭才能有精神看病,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都是情有可原。而且现在医疗诊断,医生只看诊断结果,生怕出一点闪失家长找过来,请假半天带孩子看病,基本都需要一整天,而大部分时间在医院都是等候时间,楼道里满满的人,七嘴八舌,孩子还不舒服,心情焦虑在等候中变得着火,一点就着。
我们大部分人在怪医院一遍遍排队挂号缴费,排队看病,排队缴费,排队化验再排队看病这个繁琐的就医流程,以及缺医生,医生态度也相当恶劣,除了开化验单和让缴费基本不说话。
然而,一个家长说主要还在于医疗制度,缺医生吗,不,只是缺少技术过硬的儿科医生,确实很有道理。普通儿科医生门前寥寥人数,谁都希望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治疗,更快速的好起来,专家号挂的自然就多了。
有位家长笑谈:治疗急脾气哪里好?儿童医院疗效最好!让你n遍排队,n遍等候,让你等到没脾气!因为你早晨八点到医院,基本排完队、交完费、抽完血、看完病基本就是晚上五点多了!真正的看病时间只有几分钟,等待时间长达一天!
中央电台曾经做过专门的报道过,中国的医生尤其是儿科医生尤其缺乏首要原因是儿科医生承担的风险更高一些,但是获得的报酬更低。报道跟踪了一名儿童医院的医生一天,基本是有上班的点,没有下班的点,中午饭是遥遥无期,吃不上是很正常的事情,疲劳程度可想而知。同时因为儿童的用药剂量比较小,儿科在医院中创收比较少,那么医生工资就相应的低,虽然每天在加班加点的工作,但是从收入上体现不出来。而培养一个优秀的儿科医生则需要更长时间,因为收入不高,很多大学生择专业时候自动屏蔽了儿科。而一个上午儿科专家要接待大概有几十个患者,平均下来每个孩子就诊时间只有几分钟甚至更少,在有限时间里,医生基本不会说什么,就是说也只是确诊什么病情,是否严重,让家长选择吃药还是输液,根本没有时间去跟患者家属沟通孩子更多的问题。同样这也是为什么医生基本不说话,一说话就是大吼大叫的原因。
作为一名家长,真心希望国家给予这方面的关注,鼓励和资金支持儿科的发展,希望有更多的优秀的儿科医生,就医环境得到改善。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更方便的就医,健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