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将至,有朋友发消息给我,说他想去我老家玩。他说他记得我老家在哪儿,想问问我,让我提一些建议,是报团还是自己玩。因为我今年的计划是不回老家,而且工作以来也很少回去,其实给不了什么建议。聊到最后,我建议他过年期间报团比较合适。
说到回老家,按照每个人的想法,每年新年必回老家,家里的团圆饭是极其重要的。那是什么维持着这经年不变的习惯和传统,难道仅仅是因为团圆饭吗?仅仅是顿饭而已,哪里吃不是吃呢?
“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了每一个在外漂泊的游子对老家的思念之情。爷爷常说无论如何都是一家人,只要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一条心,就没有什么事是过不去的。小时候觉得爷爷的这句话是多么温暖,感觉自己无论遇到什么困境都有家人的陪伴和支持,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家人坚强的后盾,无论走多远都可以有一个温暖的家可以回去。因此,真正让一个人不论在哪里都会对老家有着不断的牵挂,不论走多远都会回到故乡的原因是他内心与家人情感的紧密联系。
在老家的时候,经常听到别人说自己与政府或医院里的人有关系,办事更方便。还有人说他们家做什么生意,只要拿到大学毕业证就可以回家与家人一起做生意。奶奶也总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时常走动,不走动也就生疏了。那么,只要一个家族在老家有足够的关系和经营不错的生意,不论在外是否功成名就、事业有成,只要回到老家,总归还有家底,自己的家族可以提供事业和经济支持。所以,真正让一个人不论在外混成什么样都愿意回老家的原因是坚实的经济支持和人脉关系。
道理谁都会说,谁都能懂,但是并不是谁都能做到。家和万事兴是每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并不是嘴上说一说就能实现的;人与人之间的来往,也并不只是见面打交道那么简单。后来,我渐渐明白不论是家庭还是与人打交道都需要妥善的经营,家里做主的人必须要有智慧,智商和情商缺一不可。然而,我出生的家庭里面就缺乏一个足够智慧的人,以至于最终成了一盘散沙。所以,老家这个词渐渐成了我心头的一根刺,它没有让我能够与之紧紧联结的情感,也没有让我可以回去的价值,逃离老家反倒成了一种解脱。
在封建思想的洗礼下,女人就像一件换取彩礼的物件,再用来做家里男性结婚的彩礼。奶奶的思想是彻彻底底封建背景下的产物,记得当初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介绍了一个结过婚的男人,是我们家一个远房亲戚,身材不高不瘦,父亲是当官的,在奶奶的眼中,这样的条件就算是金龟婿了。爷爷因为我不加那个男性的微信,在视频中给我放狠话说:“如果你不加微信以后再不管你,你别以为在大城市待几天就觉得自己翅膀硬了,连大人的话也不听了,我们白养你了吗?”好在我当时不在老家,几个月不理家里人,这事也就作罢了。他们也不会知道我在被窝里面哭了好几晚。我哭的是从小到大他们对我的感情是真是假,我哭的是他们是否真的心疼我爱我,我哭的是我仿佛看清了我在他们眼里究竟是什么价值,我哭的是我需要远离深爱着的他们才能自我成长,完成蜕变。我突然醒悟,我不要被所谓的为我好而束缚,我不要完成封建思想中对女人的要求,我不要被别人当成一个换取财产的物件,我不要因为担心别人的看法而妥协。最终,我跟老家之间的联结变成了一道永远不会愈合的伤疤,需要我用往后余生来适应。
美好的情感支持,会让一个人对老家有所眷恋,只要回到老家才会汲取到力量得到心安。坚实的经济支持,会让一个人出门在外底气十足,因为无论在外受到多少打击都可以从容应对。如果老家是伤疤,会让一个人变得坚强,因为经历过内心的蜕变,会拥有面对未来的勇气。总之,一个人与老家之间无论如何都是有一种内心的情感联结,回不回去都要自己来决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