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越活越明白,路就应该越走越宽广。但现实中并不是这样,看别人干啥都是轻松自如,游刃有余,总感觉自己每走一步都无比艰难。三十年前的中学同学、二十多年前的大学同窗,一个一个都混成了爷,要么功成名就,要么富甲一方,最不济也在行业内圈子内处在领头羊的位置,常常是一言九鼎,说一不二。再看看自己,钱没挣着,日子过得苦巴巴的;名没捞着,奋斗了几十年,在单位里还是办事员一个。年轻时不觉得有什么,年龄大了,整天被一帮小屁孩吆来喝去,怎么想心里都不是滋味。
当年结婚得要单位开介绍信,迁户口得出证明,那些年没有自行车,交通不发达,全靠两条腿,几趟跑下来,渐生累感。生孩子得先要准孕证,没人给说结了婚得赶紧办这个,快要生了,才被告知,没有准孕证而孕上了要被罚款,于是慌了手脚到处找人补办;然后是准生证,统统都得托关系找人办。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小学、中学,读什么学校,找什么老师,到将来就业,什么事都得找熟人好办。不然,孩子已然输在起跑线上,输不起啊。这样下来,忙乎了一二十年,无论物质还是精神,都还在贫困线上挣扎,净给社会丢脸抹黑,心生惭愧。
几十年来,办多少事得求爷爷告奶奶,看惯了冷脸,听多了冷语,慢慢觉得甩人冷脸冷语的人可能也不容易。可能当时的他(她)刚刚因为没有评上优秀或者才和爱人吵过架或者业余炒股被套牢而损失了N多钱财,恰恰又赶上我等不长眼的货色给人上眼药添堵,所以变相转嫁负面情绪也属正常。
但我总觉得类似的负面情绪似乎多了些。计划生育成为国策以后,我们的日子不见有多大起色,反觉更艰难。常听人讲,现在养一个孩子顶过去养一堆孩子,成本太过昂贵。孩子的事成为家庭最大的事,得全力以赴,得义无反顾,得小心翼翼。成人在孩子的身上寄予了太多的东西,花费了太多的精力,孩子从呱呱坠地到入学读书到成家立业,任一环节都不能有丁点闪失,否则,对于孩子的双亲来说就可能是毁灭性打击。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就是高精尖的商品,各个零部件都得是精品,否则很容易被社会淘汰,这样养大的孩子是易裂易碎易爆易燃的“危险品”。

君不见,现在的孩子,生活水平提高了,身体素质反倒下降了;听得进表扬夸奖,容不得批评挫折;多考虑自己,少考虑别人……太多的不堪很让人很是忧虑。不过,我辈更愿意相信将来。
将来孩子成家立业,生活美满幸福,成为社会栋梁之才,成为各行各业的方家翘楚,那是我辈企盼看到的人生乐事。但将来满大街都充斥着这样的“危险品”,有一代人都是这样的人,怎么能如我辈所愿?也可能我杞人忧天了。任何一代人在上一代人眼里都是垮掉的一代、不堪的一代,但也没有见过哪一代人真正垮掉过啊。
但现在,我们天天走在培养“危险品”的路上,龃龉独行,几乎找不到任何可以抽身而退或者喘口气的地方。前方渺茫,孤注一掷。有人说,你可以乐观一点,不必如此焦虑,没办法,一个人的思想与胸怀、志趣与境界不是瞬间就可以膨胀的。
而且细细琢磨,就发现我们的生存体系十分脆弱,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如果还觉得岁月静好,那要么是你对现实有点儿麻木,要么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