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记录人间百态。
——彭斋
【一】
每年中秋,他都会来到这里,隔着海岸,遥望故乡。
【二】
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母逃到这里。
父母给他取名,盼回。
黎盼回。
当年大家都以为,也许要不了几年,等战事结束,就能很快回家。
不曾想,此去经年,山水迢迢。
父母早已离他而去。
他自己也成过家,有过两个孩子。
妻子病故后,他独自拉扯着孩子们长大。
等孩子也能成家立业,他也老了。
要说这辈子有什么遗憾嘛。
大概是再未见过故乡的明月。
他清楚记得,尚在故乡时,每年中秋,不管情况如何,大家总会聚在院里。
大人们忙着偷得浮生半日闲,孩子们则抓紧这难得的相聚时光,嬉笑打闹。
童年的记忆,一半美好一半苦涩。
炮火声和玩伴的欢笑声交织。
在颠沛流离中,他被迫和亲友失散。
许多年后,他家里来了个陌生人。
自称是他儿时玩伴的后代,说玩伴生前一直记挂着他,希望后人有机会能找到他,给他捎一封信。
他在家里招待玩伴的后人,桌上还用平板放了张玩伴的照片,就像玩伴还在。
玩伴后人没待多久,因还有工作,匆忙离开。
他给玩伴后人塞了满满一堆特产,末了还说,希望玩伴后人能替他上柱香,等他日有机会,必定亲自前去拜访老友。
热热闹闹的家里,很快又恢复死一样的寂静。
人生啊,好像也就那么回事。
他本以为能很快成行,却为了照顾孩子们的孩子,寸步难行。
这年中秋,孩子们忙着工作在国外没回来,他带着孙儿们,来到这儿。
孙儿们指着对岸问:“爷爷,那儿是什么地方?”
他望着对岸,许久才回:“那是我们的家。”
孙儿没明白,指了指自己站着的土地:“那这儿是什么地方?”
他没回。
其实他知道,受某些人居心叵测的干预,现在的教育里,已经开始不可避免往某些倾向走。
于普通民众而言,这是难以接受,却也没办法决定的事。
可他还是要告诉孩子们、孙子们,什么才是真正的答案。
孙儿们似懂非懂,指着天空那轮明月大喊:“啊,月亮真圆!”
他抬头,眼前却仿佛出现几十年前,他在院中,和亲友们看到的那轮。
很像今晚看到的。
却又不是。
【三】
真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两岸统一。
他多想能回到故乡。
和亲友共赏那轮家乡的明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