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简书,已经二十多天了,曾经坚持日更了一个礼拜,后来觉得时间精力有限,就断更了。
但辗转几天,思考良久,觉得写作这个事,必须得有量,然后才会有质。
一个我比较喜欢的作者,她经过大量的训练,基本可以做到每小时4000字的输出,这是我异常羡慕的。
因为我如果要写出一篇自己觉得还不错的文章,通常要好几个小时,甚至大半天。坚持日更,就很难写得自己满意。这是我断更的一个原因。
有时候写不出好的东西,我就在简书里看大量的教写作的东西。
但是看来看去,基本内容是换汤不换药的。看多了,有些麻木,甚至反感这类文章。
是他们写的不好,方法不对吗?
也不是。
问题的关键在于,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亲身实践。他再怎么讲得天花乱坠,甚至拿出葵花宝典,落脚点还在自己身上。
整天混迹于简书,东看看西看看,除了繁荣了简书,焦躁了自己,也没多大实用。我喜欢的一个作者说,输入与输出基本3:1的比例。整天看攻略,没存货,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这是我断更的另一个原因。
断更,其实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做法,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习惯的坚持,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写作,这样一个非常主观的事情,如果要做出点成绩,没有一定量的坚持,是难见成效的。
简书日更,恰好又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放弃实在可惜。简书,是一个更侧重于作者体验的平台,创作方式非常简单,随时写、随时保存、随时修改,类似于便签笔记。
我想,其目的大概就是帮助大家培养一种随时能够输出的能力,只有先写出来,才能后写得好,这是一个逻辑过程。
抛开量,来追求质,这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最终的结果,只会更坏,不但出不了好的作品,甚至会加剧本领恐慌,陷入自我否定的泥潭。
那些大神,有着瞬间输出的本事,大都是因为,大量的训练后,其脑袋已经习惯了这种输出的内部结构,甚至在写得过程中,会不断冒出一些预先没有准备的东西,越写脑子越活。
所以,我想把更坚持下去,见证一下日积月累后,到底有没有滴水穿石。同时,这种坚持,对于一个人的心性稳定也有一定的作用,如果连日更这样的习惯都能坚持下来,那人生中还有什么是不能坚持下来的?
这也就回应了我的问题,坚持日更究竟为了什么?
至于,繁忙的日子让我们无暇顾及到阅读输入,那也只能尽量挤压琐碎时间,毕竟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减少一些无效社交时间、不闲聊、少刷手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珍惜一切等待中的时间,一本书的时间就到手了。如此,假以时日,再回头,一较高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