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求同存异”,然而,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却背道而驰。我们害怕异议,害怕不同的观点。从心理层面讲,异议代表了反对,我们内心会认为自我被否定。因此,我们不喜欢异议。从实际操作层面,我们常选择头脑风暴来找到“最优解”,可是,得出的结果往往是大家投票数最高的观点。这个操作过程中,无形让异议者观点排除在外。虽然决策效率更高了,但是决策质量却不尽理想。
我一直认为“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做法挺对,挺好的。因为,很多经典书籍,比如《人性的弱点》也告诉我们“要与人为善,不要批评他人。”直到今天读到《异议的力量》,才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书中提到“真实的异议和辩论不仅能让我们思考,而且能让我们善于思考,做出更好的决策,找出更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异议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提升说服人的本领,是一门艺术,也是能力。
成为异议者,本身有巨大压力和威胁。你可能会遭受群里的攻击和嘲笑,为了守住初心,获得胜利,你唯有掌握说服的艺术。借助说服力的方式,用语言和非语言行为进行精心的设计。比如:时机的选择、对他人身上线索的观察、倾听者和说话者角色的转换、引发人们对证据的思考等等。
2、打破常规性思维,激发创造性思维
多数派观点在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导致我们思路狭窄、闭塞,而少数的异议者可以拓宽和打开我们的思路。书中提出“共识是一种阻碍,而异议是一种益处”的观点。
3、带来更明智的决策,更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异议有助于我们考虑备选方案,并形成创新性解决方案。异议可以解放我们的思想。魔鬼代言人成为了恶意敌对方,当邀请真正的持异议者发表真实的异议,这是一个值得称赞的事情。
《异议的力量》让我认识到不同的背景可以带来不同的好处,也让我认识到将不同观点表达出来的重要性。哲学家埃里克.霍弗说过“思想始于分歧——不只是与他人的分歧,还有与我们自己的分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