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了回老家的路,心情总是别样,这是我出生的地方,在这里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小学、初中的时光。那时的生活并不富裕,但是在父母身边是不懂什么是生活压力的,那是父母考虑和承担的事情。我们就是快乐的成长着。
十八岁时我走出了大山,家乡的风景就永远的定格在我十八岁的心底。原生态的原始森林、家门前的那条通向城里的小火车轨道、还有采伐工人堆放即将运往全国各地的木头棱场,一样望不到边。家乡朋友的样子也都定格在我十八岁的记忆里。一起背着小背篓踩猪草、踩野果、一起逃课的豪横、那个教学水平不咋地的小学老师,还有小伙伴们把我送上火车时的恋恋不舍以及我不想走又不得不走的人生的第一次的别离,都深深地深深地刻在了十八岁的记忆。
离开时的渐行渐远和归来时的越来越近的情景是真的会让人动情。毕竟阔别的太久了,山还是那座山,人还是那个人,岁月变迁,看山人的心绪早已改变,没有离别便体会不到什么是乡愁吧!那是一种深刻而复杂的情感,它不仅仅是对故乡的思念,更是一种对过去旧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老家的房子翻新过了,但旧时的家居妹妹还保留着,说:这是父母留下来的老物件,如果你们回来会勾起好多好多小时候的美好回忆,会找到父母在时回家的感觉,真的很感谢妹妹,她总是这么有心、有情有意。住在老房子的热炕上,真的会想起依偎在母亲身边的情形,很遥远也很温馨,久违的感觉。
一到家就一直和妹妹打听老同学谁谁谁都在干嘛?妹妹说:几乎都搬走了,留下来的也就几个了,都在家务农,所谓务农就是包地、种植木耳、树莓采摘园等等,挺佩服她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我心里如果让我种地为生觉得能饿死自己。
有一个当初送我去车站的同学也是我初中最好的同学一听说我回来了,当天中午就摆了一桌东北菜大席,炖了两只自己家养的鸡,蘑菇也是自己上山采摘的,地道的东北锅包肉必不可少,还有东北的广东菜、大凉皮、蛤蟆炖土豆、粘豆包、刚从河里电的青鳞鱼,以及各种东北野菜,真是大大满足了我心心念的东北口味。
相看泪眼的重逢是欣喜的,无须更多言语,回忆已让心念如花,杯酒间溢满了童年的衷肠和感怀的点点滴滴,那些快乐的往事,而今只能在幻尽沧桑的岁月里怀念。
岁月沧桑了我们青春的容颜,却也沉淀了我们各自人生底蕴。三十多年的岁月洗礼,我们在不断收获着各个阶段的成功与喜悦的同时也经历着各自的磨难和艰辛。滚滚红尘,时光留不住我们的青春岁月,留不住我们人世沧桑,但唯一能留得住的是我们那些年最美好的记忆。
有时候真的会这样想,相见不如不见, “人生只如初见”是最美好的。但不见又怎能体会到“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人生美好呢!
故乡,是心中永远的圣境,让心有归属的安全感,故乡是一道色香味俱全而又上好的美味佳肴,诱惑远方的游子不得不去品尝。揮別繁忙的尘埃,回到故乡的小巷,乡愁如光影延伸,让往事的风筝飞翔在时光的天空中,有淡淡的悲伤与时光里曼妙的风景,亲切而温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