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一个饭局上认识了一位北大的教授,他给大家分享的一组数据让我惊叹不已。
大家知道吗:
现在北大每年的录取人数中,通过高考裸分上的大约只占到招收人数的48%,还有一半的考进北大的是通过其他渠道比如强基计划,比如以国际考生的身份(含港澳台)进入。
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从2020开始在部分高校开始试点。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强基计划意味着如果你在国家需要的基础学科比如数学,物理等非常突出,获得了很多国家级以及世界级的比赛大奖,那么你将以非常大的优势通过强基计划进入国内顶级大学,而不需要和所有高考的学生一起通过一分一分的比拼。
大家知道高考的1分都会拉开很多名的排名差距,高考的1分都需要你很多的努力和付出才能获得
而另一种比如以国际学生的身份报考北大,那么考试的难度和分数都比高考要简单容易的多。这也是很多家长让小孩去国外或者港澳台地区获得身份,再回来考试,完全是一种降维比拼。
这不仅在北大,在清华以及国内最顶级的大学都是一个趋势。
我们大部分的人从小开始经过十多年的寒窗苦读,为的就是能考进梦想的顶级学校,并且我们大多数人在对下一代的教育里也是遵循这个思路,让小孩从小加入到最残酷,竞争最激烈的这条路上,一直内卷下去。
通过数以继日的不停刷题,做题,熬夜,牺牲掉最快乐的童年,青春岁月,然后在高考这一关上和全国的考生一起一分一分,一科一科的去比拼
到后来我们才发现,那些有信息,有渠道的早就通过各种政策让小孩避开了正常的高考裸分考试路径,通过各种方式轻松的进入到大家拼尽全力都挤不进去的好大学,而且是以合法合规的路径。
其实我们的人生不也这样的吗?
大部分的我们,在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在以竞争的方式来发展自己,获取生存的资源。
而现在社会所教授的也是如何在竞争中获胜,如何打败你的竞争者。
直接参与竞争是很公平的一种方式,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
与千千万万人中,你怎么能保证你就是那最聪明的10%?
在大家都很努力的时代,你怎么能确保你就可以脱颖而出?
在你没有足够资源和先发优势的情况下, 你怎么确保打败同行的竞争者?
在大家都很卷的时代,你怎么确保你的努力就一定能带来成功和幸福?
我想没有人能对以上的问题做出100% 肯定的答案。
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人一直活得很辛苦的原因,因为大家都在竞争最大的一条路径上行走着
高考裸分考,和全国千千万万考生竞争
毕业找工作,和全国千千万万毕业生竞争
小孩教育上,和全国千千万万家长竞争
…………
既然我们知道了直接竞争的残酷和胜出的概率小,那么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发展:
如果你小孩在某一科上非常突出,比如数学,物理,化学,那么就让她多花时间去让自己强势的学科更强,争取去获得一些含金量高的比赛,然后通过强基计划进入顶级大学
如果家里条件不错的,可以考虑去读国外的学校,或者获得国外的身份。大家知道现在高考600在国内只能上一般好的大学,但是高考600分可以去报法国顶级的大学了 (法国大学可以以国内高考成绩来报考)
如果小孩读书不行的,可以考虑在其他特长上发展,以特长生的身份特招进学校,比如体育特长生
同时对于我们自己,尽量去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别人学不来的那种,不用太多,有一样就足够了。
我们现在职场的35岁中年危机,大部分的危机都来自于你会的,大部分人都可以做,所以企业才会想用更便宜的年轻人取代你。
但是你看那些中年还混的很好的人,都是因为他们在某一方面不可取代。
即使是对年龄要求很高的程序员,如果你的技术是顶级的,即使到了40-50岁,大家都抢着要你,因为你的稀缺性
现在创业很成功的,也不是什么都厉害,而是在一个细分的领域做成了专家,做成了权威,获得了客户的信赖和尊重
所以我亲爱的读者们,你们是选择参与竞争还是避开竞争呢?
喜欢我的原创文章,欢迎关注我.并点赞和转发吧。 每周五我的文字都会和你准时相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