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互联网
自去年八月份入职乐童以来, 在乐童音乐做前端将近一年了。这一年之间,HTML5定稿,新的规范使得网页应用接近原生APP体验。加之微信等社交媒体的传播,网页应用(国内习惯简称H5)在国内如火如荼。前端工程师也随之成了“香饽饽”,成了招聘榜上的热门职位。
本来我应聘的是UI设计,因为大学时自学过一些前端技术,也同时做一些前端的工作,后来就踏上了前端这条不归路。刚开始只是改改网站上的一些bug,写一些基本的页面,基本可以胜任。直到开始做第一个H5页面时,才发现到了瓶颈期——之前很少接触移动端,从没做过触摸事件的处理。没办法,只好现学现卖,研究插件的写法,但终归能力浅薄,做出来和预期效果差很远。
活儿出不来,老板也很急,给我推荐了认识的朋友指导一下,才乖乖用别人实现好的插件做出了第一个H5。经过推广,效果还不错,还有幸被行业新闻报道了。后来接连做了好几个,反响都不错,同事经常开玩笑说公司就靠你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对前端很有用,自己能力不足的时候,还是先靠着巨人。
因为是创业公司,自己还常常做一些其他相关的事情,比如改改图、画画原型等。好在大学喜欢设计,也喜欢研究互联网产品,这些东西还能胜任。对我来说,一个优秀的前端,不仅仅要会写代码,还要有以下能力:
1、对新技术的探索欲求
2、产品体验感知
3、一定的审美及图像处理
4、一定的后端逻辑了解
以上四点是我暂时想到的,也是按照我认为的重要性排序的。如今前端技术层出不穷,一定要对新技术保持兴趣,但同时也要扎实掌握HTML基础知识。对新技术的探知欲望,能激发我们不断尝试不断学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决定着我们使用新技术时如鱼得水。同时,有一定的产品体验知识,知道何时该阻断,何时不阻断能够弥补产品设计一定的疏漏。因为从原型到设计到前端实现,最终网页展示成品在前端这一环,前端工程师需要做最后的把关。一定的审美,决定着最终成品和设计稿之间的还原程度。如果不想总是麻烦设计师帮你做一些图片的简单修改,自己去做能节省很多交谈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最后一点,如果能知道后台逻辑运行机制,你就能更好地和后端工程师相处,不会因为后端逻辑难以实现影响你好不容易做出来的炫酷交互效果和后端小伙伴争吵。
前端,其实是一个最接近产品的职位。你不仅是一个码农,更多的是在给后端和设计两个使用不同语言的星球做翻译。
最近,盒子君所在的乐童音乐在招前端,盒子君一个人真的扛不住啦。当然,实习全职皆可,如果你热爱音乐,想找到一群有趣的小伙伴,这里还真适合你。或者,你是一枚理工宅男,也可以来这里培养一下艺术细胞,以后把妹用得着,不过你要是个妹子,盒子君更欢迎。
乐童音乐,为音乐而生。
※本文系原创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转载自leadream的简书。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