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关蓝雪
“你对女生吃面条时出点声音这个问题怎么看?吃面条出声音是不是没有礼貌,没有教养的表现?”
上周朋友在微信上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但是因为那几天我生病,没有上微信,所以没有及时的回答这个问题。今天,我想具体的讨论一下,女孩吃面时发出声音到底是否关乎教养。
真正的教养,不应该分男女。
还记得前段时间,那个在地铁里蹲着是否关乎教养的热点话题么?如果当时事件的主角是两个男生,那么这件事情或许只是一件见怪不怪的平常事,根本不会成为一个热点。
作为一个女孩,在地铁里蹲着被认为是没有教养,吃面时发出声音也被认为是没有教养。可如果是一个男生,在地铁里坐在地上也不会有人觉得稀奇,吃面时发出“哧溜哧溜”的声音或许还让人觉得豪爽。这么一点小事,都要上升到教养层面的话,我只能说活在这世上太累了。同样一件事,就因为行为的主体是女生,就成了一个关乎教养的问题,我只能说社会对女孩的要求实在是太过苛刻了。
一种现象或者行为是否关乎教养,不应该根据性别来判断。因为真正的教养,不分男女。吃面是否发出声音,只是习惯不同,只是一种不经意的生活方式,不是教养的问题。在有些国家,吃面发出很大的声音反而是对做面人的一种尊重。
教养不是苛求别人,而是独善自己。
那些看不惯别人无伤大雅的生活方式,还拿出来说三道四指指点点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没有教养的表现。
这就比如,你喜欢吃甜豆腐脑,那你自己喜欢就好,没有必要把咸豆腐脑说得像一坨屎一样。要知道,也有很多人看到甜豆腐脑难以下咽呢。
每个人都有权力选择自己喜欢的口味,每个人也都有权力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没有一种生活习惯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谁也没有必要去嘲笑谁,更没有必要去指责谁。
你说别人吃面有声音是没教养,那其实说不定在别人看来你没有声音反而是在装逼。记得很早之前,就看过一个关于“吃面没有声音是不是在装逼”的讨论,正反双方阵营各执一词。
就像甜咸豆腐脑一样,吃面有没有声音,只是习惯不同,选择不同,没有对错。
所以,吃面没有声音的小伙伴,你的行为看起来是很文雅,但那只是你选择的吃面方式。请用你的文雅去包容那个吃面“哧溜哧溜”的小伙伴,那才是你的教养。如果连这点都包容不了,那么请不要拿别人没有教养来说事,因为你明明是在装逼,还好意思跟别人谈什么教养。
教养不是苛求别人,而是独善自己。教养不是以自己为标杆,对与自己不一样的习惯嗤之以鼻,而是通过自己的行为举止,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假如别人认同你所谓的教养,自然会朝着你希望的那个方向发展的。
吃面有声音,到底要不要改?
既然不是教养的问题,那么关于吃面发出声音的这个习惯到底要不要改呢?
出于让他人感到舒服的角度考虑,在比较安静的公共场合还是需要注意一下的。假设一下,在一个有着舒缓音乐背景的西餐厅里,你吃着意大利面,还不时的发出“哧溜哧溜”的声音,是不是很滑稽?而且也很难不成为大家注目的焦点。
如果是和自己的一帮狐朋狗友去大排档,那么就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怎么痛快怎么来。这种情况下,你要是非要拿捏忸怩的放不开,反而会让大家觉得都不自在。
所以,明智的选择是,根据场合适度的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既是替别人着想,也是为自己考虑。
(2016年3月15日,写于上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