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渐渐地落下帷幕,中国队以四十枚金牌与美国队并列榜首,可喜可贺。
奥运精神是更高、更快、更强,我们推崇金牌的同时,也同样佩服那些不断超越自己的运动健儿。喜欢下面这段话,说出了我的心声,于是摘录下来:
每次看体育比赛,享受比赛过程之后,最让我动容的不是胜利者在领奖台上的潇洒,而是观众向失败者致敬的掌声,是教练给输球的队员擦去伤心的泪水,是陪练亲吻失利者的情景。胜利者永远不会缺少鲜花和掌声,而并不是每一个失利者都能获得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声鼓励。
还有这段:
有人也许会说,别装了,关注金牌和胜利,这不是本能吗?这不是装,而是一种文明,文明就是能克制和超越那种本能,不只以成功和胜利去锚定价值坐标,而是去关心奥运赛场更多的人,看见普通人身上的不普通、平凡人身上的不平凡,并且相信这种普通与不凡也与自己相关。
我关注的体育赛事不多,记录几个吧,印象最深的第一个是获得15米速度攀岩比赛亚军的男选手伍鹏,从过程中根本看不出二人的差别,只在最后一刻拍向电子计时器的刹那,看到了0.02秒的差距。攀岩运动依然没有普及,只是个别人的爱好,每个城市的角落似乎都有,可仅仅只是个别人的舞台。希望今后可以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就像本次获得金牌的女子网球选手郑钦文。据说十年前李娜在澳网夺冠时,数千里之外的小郑钦文,正在电视前为李娜欢呼喝彩!似乎从那时开始,前辈李娜就在郑钦文心中,埋下了一颗“冠军的种子”。我想,这就是正向引领的作用。
东京奥运会的铅球冠军巩立姣这次在巴黎没能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我看有关她的新闻报道时比较留意的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不练铅球了会留长发、减体重。”是啊,哪个女孩不爱美,可我们有些运动员为了取得好成绩不得不放弃对美的追求,甚至需要刻意增重或者减重。说真的,我现在看邓亚萍感觉她越来越有气质了。不是所有的优秀选手退役之后都能留任当教练员,但是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精神追求。董宇辉在采访邓亚萍时,邓亚萍谈笑风生,可我们知道是她曾经无数次面对困难时不服输的韧劲儿成就了此时此刻的她。希望巩立姣将来离开赛场,也能走出自己的美丽人生。
成功应该是有天赋的,就像这次的游泳健将潘展乐。他在20岁生日这天与同伴一起携手赢得了男子4×100米游泳比赛的冠军。有时候命运总会垂青一些人,但一定不要否认人家为此而付出的努力。
还是要说回邓亚萍,你说她有天赋吗?因为身高问题,她无数次被质疑,哪怕她成绩再好,但扎在人心中的那根刺却很难拔除。后来得遇伯乐,力排众议才将她招入国家队,从此伯乐成恩师,成就一代名将。打不倒的小强硬是把自己的劣势变成优势,让自己成为一个永远无法被模仿、被超越的对象。所以,这是真正的逆天改命之举。邓亚萍给我们的启示是遇到困难不要退缩,要迎难而上;要不怕丢脸,懂得虚心请教;要敢于面对质疑,用事实证明自己。
就像人物那篇报道的结尾所写的:或许,这也正是奥林匹克运动在向我们展示——一切皆有可能,每个人都会有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