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臨硯·雲陽館與韓紳宿別·唐·司空曙
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
孤燈寒照雨,深竹暗浮煙。更有明朝恨,離杯惜共傳。



| 譯文·註釋
自從和老友在江海分別,隔山隔水已度過多少年。突然相見反而懷疑是夢,悲傷嘆息互相詢問年齡。
孤燈暗淡照著窗外冷雨,幽深的竹林漂浮著雲煙。明朝更有壹種離愁別恨,難得今夜聚會傳杯痛飲。
(1)雲陽:縣名,縣治在今陜西涇陽縣西北。韓紳:《全唐詩》註:“壹作韓升卿。”韓愈的四叔名紳卿,與司空曙同時,曾在涇陽任縣令,可能即為此人。宿別:同宿後又分別。
(2)江海:指上次的分別地,也可理解為泛指江海天涯,相隔遙遠。
(3)幾度:幾次,此處猶言幾年。
(4)乍:驟,突然。翻:反而。
(5)年:年時光景。
(7)離杯:餞別之酒。杯:酒杯,此代指酒。共傳:互相舉杯。
| 賞析
這是首惜別詩。詩寫乍見又別之情,不勝黯然。詩壹開端由上次別離說起,接著寫此次相會,然後寫敘談,最後寫惜別,波瀾曲折,富有情致。“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乃久別重逢之絕唱,與李益的“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上次別後,已歷數年,山川阻隔,相會不易,其間的相思,自在言外。正因為相會不易,相思心切,所以才生發出此次相見時的“疑夢”和惜別的感傷心情來,首聯和頷聯,恰成因果關系。
“乍見”二句是傳誦的名句,人到情極處,往往以假為真,以真作假。久別相逢,乍見以後,反疑為夢境,正說明了上次別後的相思心切和此次相會不易。假如別後沒有牽情,相逢以後便會平平淡淡,不會有“翻疑夢”的情景出現了。“翻疑夢”,不僅情真意切,而且把詩人欣喜、驚奇的神態表現得維妙維肖,十分傳神。即使說久別初見時悲喜交集的心情神態,盡見於三字之中,也是不為過的。
頸聯和尾聯接寫深夜在館中敘談的情景。相逢已難,又要離別,其間千言萬語,不是片時所能說完的,所以詩人避實就虛,只以景象渲染映襯,以景寓情了。寒夜裏,壹束暗淡的燈火映照著蒙蒙的夜雨,竹林深處,似飄浮著片片煙雲。
孤燈、寒雨、浮煙、濕竹,景象是多麽淒涼。詩人寫此景正是借以渲染傷別的氣氛。其中的孤、寒、濕、暗、浮諸字,都是得力的字眼,不僅渲染映襯出詩人悲涼暗淡的心情,也象征著人事的浮遊不定。二句既是描寫實景,又是虛寫人的心情。
結處表面上是勸飲離懷,實際上卻是總寫傷別。用壹“更”字,就點明了即將再次離別的傷痛。“離懷惜共傳”,在慘淡的燈光下,兩位友人舉杯勸飲,表現出彼此珍惜情誼和戀戀不舍的離情。惜,珍惜。詩人用在此處,自有不盡的情意。綜觀全詩,中四句語極工整,寫悲喜感傷,籠罩寒夜,幾乎不可收拾。但於末二句,卻能輕輕收結,略略沖淡。這說明詩人能運筆自如,具有重抹輕挽的筆力。
| 背景·作者
司空曙(約720-790年),字文明,或作文初。廣平(今河北永年縣東南)人,大歷十才子之壹,唐代詩人。約唐代宗大歷初前後在世。大歷年進士,磊落有奇才,與李約為至交。性耿介,不幹權要。家無擔石,晏如也。嘗因病中不給,遣其愛姬。韋辠節度劍南,辟致幕府。授洛陽主簿。。其詩多為行旅贈別之作,長於抒情,多有名句。胡震亨曰:"司空虞部婉雅閑淡,語近性情。"(《唐音癸簽》卷七)有《司空文明詩集》。其詩樸素真摯,情感細膩,多寫自然景色和鄉情旅思,長於五律。詩風閑雅疏淡。
註明:原文、賞析、背景等均轉載於古詩文網。
网友评论